学宝教育旗下公务员考试网站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主页  >> 面试相关  >> 指导   
指导
2011公务员面试指导:面试实战模块宝典 面试素养提升素材
http://www.jiangsugwy.org/       2010-12-14      来源:江苏公务员网
【字体: 】              

    第一章 理论素材


  关注国家大事,熟谙国家的政策法规,透析社会热点,知悉民生民意,是每一位公务员最基本的政治素质。公务员这一职业岗位要求的综合性与特殊性,为测查应试者的能力确立了一个量化的标准,在面试的备考中掌握时代最前沿的理论知识,把握时政与管理中的政治基调,形成自身正确而有见地的政治管理及参与的评论能力,这些综合素质的大幅快速提升尤为重要。为高效率、强针对性地解决此问题,选取了有代表性的基本理论,供应试者有选择性地参阅。


  第一节 时代精神


  一、问题核心


  (一)抗震救灾精神


  2008年6月30日,胡锦涛同志在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座谈会上将汶川抗震救灾中所体现的精神概括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这是对自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以来抗震救灾实践中所体现的中华民族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的最新概括、科学阐述和准确定位。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地震中再次体现了这一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二)劳模精神


  胡锦涛在201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指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必须依靠全体人民热爱劳动、勤奋劳动,必须依靠全社会尊重劳动、保护劳动,必须使通过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成为亿万人民的共同追求。我们一定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用劳模的先进事迹感召人民群众,用劳模的优秀品质引领社会风尚,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崇尚劳模、学习劳模、争当劳模、关爱劳模的良好氛围。


  二、理论提升


  (一)抗震救灾精神--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靠着这一精神,我们取得了抗震救灾的阶段性成果;靠着这一精神,我们一定能夺取灾后恢复重建的胜利。大力弘扬包括抗震救灾精神在内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的民族必能自强自立,我们的国家必能发展进步,我们的党必能兴旺发达。


  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这次抗震救灾的一面旗帜。灾难面前,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关爱生命、抢救生命,“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倍的努力”,决不放弃。正是以人为本,让国家意志和人民意志高度统一;正是以人为本,让中华民族的力量紧紧凝聚。这次抗震救灾之所以全党全军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不屈不挠、友爱互助、自强不息,正是由于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入人心、深得人心。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第一次大规模调集多军种多兵种,全力救灾;第一次启动紧急应急机制,集全国之力支援灾区;第一次设立为期三天的全国哀悼日,举国祭奠遇难平民;第一次以开放的态度,让国际救援队直接进入灾区……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正是以人为本的理念,使我们国家、民族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升华到一个崭新的高度,让全世界看到了一个文明进步、团结自信、开放透明的中国。


  展现党的先进性。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是通过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实际行动展现的。在抗震救灾斗争中,各级党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临危不惧、顽强拼搏、抢险救人、互帮互助,充分发挥了领导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模范带头作用,让党的先进性再一次充分展现出来。在巨大灾难面前,基层党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老百姓的主心骨;在生与死的严峻考验面前,灾区的共产党员、基层干部展现了共产党人的英雄本色,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他们的英勇行为和崇高精神,是新时期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集中体现,是共产党人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生动诠释。


  丰富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在五千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与时俱进的,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程中,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98抗洪精神等,都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在这次抗震救灾斗争中,中国人民特别是灾区人民展现出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用血肉之躯筑起一道新的长城。人们的爱国热情空前高涨,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空前提升,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辉煌升华和深刻拓展。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抗震救灾精神的铸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一次强有力的推进。抗震救灾斗争让人们进一步坚定了对我们党的无比信任,进一步夯实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共同思想基础,进一步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进一步体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在抗震救灾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英雄人物,他们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人民利益而奉献一切;在抗震救灾中,产生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孕育出的崇高境界和美丽心灵。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生动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对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二)劳模精神的价值


  劳动价值体现社会价值,劳模精神引领时代精神。各条战线上的先进模范人物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这些先进模范人物用自己的辛勤劳动,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赞歌,树立了一座座永远的丰碑。他们是工人阶级的优秀代表,是民族的精英、国家的栋梁、社会的中坚、人民的楷模。他们以实际行动铸就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伟大的劳模精神。


  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尊敬劳模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我们要努力形成与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营造鼓励、支持人们干事业并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表彰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就是要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努力形成尊重劳模、学习劳模、争当劳模的时代新风,使广大工人阶级和劳动模范的精神发扬光大,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财富;就是要坚定不移地保护和调动好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创造社会财富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者包括劳动模范,共同享受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成果。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大力弘扬新时代劳模精神。要充分发挥劳模的示范导向作用,在全社会广泛宣传劳模的先进事迹、优秀品质和高尚情操,努力营造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良好氛围。


  三、延伸阅读


  (一)玉树抗震救灾,为抗震救灾精神增添丰富内容


  两年前的5月,在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的艰苦搏斗中,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展现出了十分崇高的精神,这就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玉树抗震救灾,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坚强和毅力;玉树抗震救灾,为抗震救灾精神增添了更为丰富的内容。


  在玉树抗震救灾中,党是灾区各族群众的主心骨,各级党组织和无数共产党员所展示出来的精神风貌,成为鼓舞受灾地区各族人民团结抗灾的强大精神力量。党和人民心心相系的深厚情感,抵御着无情灾害带来的伤痛,温暖着灾区各族群众的心田。玉树地震发生后,远在万里之外访问的胡锦涛总书记果断压缩出访行程提前回国,“在这一困难时刻,我需要尽快赶回国内,同我国人民在一起,投入抗震救灾工作。”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紧急部署下,从中央到灾区一线,各级党组织全力以赴投入抗震救灾。灾区一线党组织迅速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抢险救人,鲜红的党旗在废墟上飘扬,给了灾区群众巨大的鼓舞和信心。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中国共产党人最核心的使命,是社会主义制度最本质的内容。玉树抗震救灾中,中国共产党人实践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用自己的行动表达着对人民的赤诚和忠心。


  格桑花,藏族人民心中最美丽的花。风愈狂、身愈挺;雨愈打、叶愈翠。在玉树抗震救灾中,民族团结精神如高原上的格桑花一样处处绽放。各族群众手牵手、心连心、肩并肩,在挽救生命、突击抢险中,相依相助,手足亲情默默涌动,危难时刻更见真情。玉树是民族地区,生活在这里的各族群众长期以来结成了深厚的友谊和情感。危难降临之际,各族同胞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我们都是一家人!在玉树灾区,水乳交融的民族亲情,让中华民族大家庭处处充满了温暖和关爱,让民族团结之歌唱得更加嘹亮。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抗震救灾中又一次得到空前的展现。玉树地震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捐款捐物,奉献爱心,来自四面八方的援助源源不断地送达玉树灾区,全国各地的志愿者迅速赶往玉树投入救援,灾区急需的各种物资及时分配到受灾群众的手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玉树地震,给我们的同胞带来了不幸,但是天灾无情、人间有爱,抢险救人让十三亿同胞众志成城。回顾历史,每一次的艰险与挑战,都让顽强的中华儿女更加团结,释放出奋勇向前的伟大力量。团结互助、心心相印,中华儿女共有精神家园的巨大感召力,诠释了中华文化的强大凝聚力。


    第二节 民生建设


  一、问题核心


  1.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这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高度,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在社会建设方面提出的目标和作出的承诺。


  2.病有所医就是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不至于使群众因贫困看不起病,也不至于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3.老有所养就是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加强老龄工作,发展老年社会福利事业,使所有老年人都能够分享发展成果,幸福地安度晚年。


  4.住有所居就是要将解决住房问题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方面,始终把改善群众居住条件作为城市住房制度改革和房地产业发展的根本目的。特别要将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职责,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中低价位普通居民住宅建设,逐步改善住房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


  二、理论提升


  (一)社会保障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制度保证和基础工程


  社会保障制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基础作用。因为社会保障制度所具有的调节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平、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人权和社会权利、促进社会团结与和谐等方面的作用,是其他制度所难以替代的。


  在人类社会初期,受制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们防范风险的能力很弱,无法针对一些风险建立比较完善的制度保障,尤其是社会化的制度安排。人们不得不依赖家族成员、社区邻里等初级社会群体提供最基本的生存安全保障。工业化之后,生产力水平极大提高,社会财富迅速积累,但由于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家庭和社区结构转型,传统保障系统的功能和作用日益萎缩,市场竞争的残酷性又严重扩大了劳动者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带来了现代疾病、精神焦虑、犯罪及反社会行为增多等严重的社会问题;现代社会的阶级阶层划分割裂了社会整体之间的团结和凝聚,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差距的拉大,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分裂、阶级阶层矛盾、社会冲突。如何在生产力进步与现代市场经济基础上,重建社会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保持社会和谐,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成为社会必须解决的重大历史和现实问题。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发展完善,成为完成上述任务的主要手段和机制。在生命安全保障方面,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直接为社会成员面临的经济风险提供收入支持和经济保障,为劳动者和社会成员直接提供各种经济来源,免除了他们因上述风险失去收入的担忧。


  在维护社会公平方面,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收入再分配机制,适当缩小了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提高了最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标准,同时对中高收入群体的部分收入进行了适当调节。这样,不仅促进了社会公平,而且增加了社会整体的福利水平。


  健康风险的分担与完善的社会保障尤其是健康保障体系密切相关。实践证明,在健康医疗服务市场上,完全的市场机制是“失灵”的。完善的健康保障制度可以均衡不同社会成员的疾病风险负担,有助于控制医疗费用的上涨,提高国民的健康福利水平,可以保障每个成员的社会权利和发展权利。社会成员不仅得到社会保障体系提供的经济保障,还使个人从对土地、家庭、单位等依附性和不平等的社会关系中解放出来,使每个人能够真正获得法律赋予的自由、尊严和平等权利。


  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是公平正义、团结互助。社会保障是维护公平正义的制度基础,也是促进社会团结、社会和谐的推进器和润滑剂。它是促进个人精神安定、减缓精神焦虑和紧张的制度保障,也是增进社会成员社会认同感、团结意识、互助意识的重要纽带,还是促进社会稳定、防范社会分裂的坚固防线。


  (二)公立医院改革应坚持公益性原则


  “各地可以在坚持中央确定的改革方向和原则的基础上解放思想、因地制宜,深入探索、大胆改革,但前提条件应该是坚持中央确定的方向和原则。首先要坚持的原则就是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卫生部办公厅副主任、新闻发言人邓海华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说。


  邓海华认为,公立医院改革是医改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涉及面广、影响范围大,要先行试点,然后再稳步推广。对于公立医院而言,国有资产只是一种手段,提供公共服务、保障和增进人民的健康才是它的真正目的。公立医院的资产不是经营性资产,因此公立医院不是国有企业。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验表明,不能照搬、照抄国有企业改革的做法来进行公立医院的改革,这样才能避免进一步削弱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邓海华表示,按照责权一致、手段服从目的的基本原则,公立医院必须纳入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监管。 实行管办分开,成立医院管理局等专门的公立医院管理机构有助于加强公立医院的治理和管理,推动公立医院提高运作绩效。我们鼓励各地积极探索,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公立医院的资产管理、财务监督和医院主要负责人的聘任,建立协调、统一、高效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


  “公立医院管理机构的设置方式体现了对公立医院性质和地位的一种把握,决定了公立医院将来追随和追求的目标以及遵循的行为规则。一定要把握好公立医院的定位,协调好这些专门的管理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的关系。”邓海华说。


  (三)出台医改配套办法当问计于民


  医改整体方案虽然公布,但是医改整体方案只是框架性、原则性方案,唯有通过后续出台的配套文件,新医改政策才能真正“落地”。而配套文件的制定与出台,显然也应该像医改整体方案那样,设置征求民众意见与建议的环节。


  这首先是由医改配套文件之于民众利益的重要性所决定的。医改整体方案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了惠民性,但需通过配套文件出台才能具体施行,医改配套文件之于民众利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医改政策利益攸关方,民众显然不应在医改配套文件的制定上缺位,应该享有充分的发言权与建议权,新医改政策的惠民性才能得到更大程度上的反映,民众权益才能得到更切实的维护与保障。


  其次是防范医改政策在具体实施与执行过程中出现变形走样的需要。具体配套文件的制定与出台,涉及诸多部门的实际利益,也易受部门利益的干扰,某些部门可能会在其中掺杂部门私利的考虑,或者因为照顾与平衡部门利益而使民众利益受到损害。如果征求民众的意见与建议,吸纳其合理部分,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牵制部门利益,更可维护民众利益。


  医改配套办法的制定与出台涉及多方利益,而在利益相关各方当中,有关部门处于强势地位,民众相对弱势,在这种情形下,如果民众缺乏参与的必要途径与平台,政策的天平就可能会朝着不利于民众的方向倾斜。如果充分征求民众意见与建议,就可以尽量实现利益各方博弈的均衡与公平,从而让医改配套文件的制定与出台在更大程度上体现医改政策的原意,维护与保障民众的医疗权益。


  (四)完善住房保障制度是缓解住房矛盾的关键


    第三节 解决“三农”问题


  一、问题核心


  1.“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个从事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


  2.农业问题,主要是农业产业化的问题。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形态,农业的购销体制不畅是农业不能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常常听到农民兄弟抱怨种了东西卖不出去或卖得过于低廉,根本问题在于没有遵循市场规律。产供销形成一条龙是当前农业在市场经济中大有作为的一着好棋,党和政府在创设“产-供-销”链条的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农业产业化的另一个问题是中国农业目前基本上属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加入世贸组织后,如何应对国外的集约型农业的挑战,这是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面临的严峻问题。从现在看来,目前我国应在解放剩余劳动力的同时,通过加快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抛弃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迎接挑战。


  3.农村问题,目前表现突出的是户籍制度改革问题。以往户籍制度将城乡予以二元分割,形成了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文化水平的较大差异。这种户籍制度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是自上而下行政管理的必要,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已经遭到理论界的一致质疑。目前,各地兴起的户籍制度改革纷纷向这种不合理的制度“开刀”,希望能够借此进一步解放农村剩余劳动力。但需要考虑的是:户籍制度改革以后,解放的剩余劳动力如果得不到合理的安置和疏导,形成的移民潮会给社会治安造成相当大的压力。因此,城市化的步骤需要控制,小城镇是消解城乡二元对立、改革户籍制度的必要配套措施。


  4.农民问题,可以分为素质和减负两个问题。农民素质问题,主要是指文化素质。据统计,截至2000年底中国义务教育即“普九”中人口覆盖率达到85%,在“普九”未能覆盖的人口中,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同时,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也受到一定抵制,在“放一只羊是放,放一群羊也是放”的错误观念指导下形成的便是“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果没有一定文化素质的国民,我国如何与强国竞争?因此,提高农民素质是富民强国的重要举措。农民问题的另一个重大问题是减负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再三强调要减轻农民负担,但个别地方“令不行禁不止”--农民负担照原样,引发农民抗交国税和集体上访等事件发生。农民负担重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负担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改革力度不够,目前还有些地方政府部门仍是“管事的人不多,吃饭的人不少”。因此,减轻农民负担首先应该考虑加大力度进行机构调整,减员增效,把农民增收放在第一位。


  二、理论提升


  (一)“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发展和建设的全局性、根本性问题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的,即使将来基本实现现代化了,我国城镇化率达到60%甚至更高,也还会有好几亿人口生活在农村,“三农”问题依然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


  从历史上看,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无论是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还是解放战争时期,我们党都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广泛发动和组织农民,建立农村根据地,在解放区减租减息,恢复生产,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展农业生产,在全国范围进行土地改革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不仅巩固了新生的国家政权,还为推进工业化提供了积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改革率先从农村突破,实行家庭承包经营,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历史表明:“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我们党和人民事业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


  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看,“三农”问题依然是难点和重点。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尽管广大农村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基本实现了小康目标,但从总体上讲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全面小康是惠及十几亿人的小康,如果农业基础不稳,农民收入得不到提高,农村发展长期滞后,农业和农村发展面临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得不到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难以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就会受到影响。


  从当前形势来看,“三农”问题依然具有根本性和全局性。一是农产品供求不平衡,保障粮食安全压力增大。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明显增加,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快速增长;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大量农民进入城市,由农产品生产者变为消费者,加大了农产品消费需求;农业发展的资源约束条件日益严峻,农产品供求矛盾将会凸显出来。二是农村购买力不强,国民经济发展内需拉动不足。大力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提高农村消费在整个消费中的比重,把农村潜在的巨大消费需求转变为现实的购买力,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选择。三是农民就业分化,农民工问题亟须深入解决。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采取综合措施,使农民工在就业指导、工资待遇、工伤保险等方面有了明显改善,但农民工依然是“农民中的工人、城市中的农民”,这些都需要在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中加以解决。


  (二)解决“三农”问题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当前,我国农村正在发生新的变革,我国农业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正面临新的局面,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业基础地位脆弱,支持保护体系亟待健全。随着国民收入分配、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我国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农产品总量得到增长,但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靠天吃饭的状况还未完全转变;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规模不大,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质量安全、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等问题突出;生态环境、水土保持等还需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投入力度;农村市场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有待健全与完善;国家财政对农业投入需逐步提高,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有待建立与完善。


  二是农村生产要素流失问题突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农村一些土地被征用,但没有得到足额的补偿,农民就业和养老得不到充分保障。由于农业生产的高风险、低效益,大部分农民和农村企业不具备贷款所需要的抵押品和担保条件,农民贷款困难,农村资金也存在外流问题。由于从事二、三产业的收入远远高于从事农业的收入,农村劳动力外流,在一些地方农田存在“撂荒”问题。农村土地、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的流失,会进一步拉大城乡、区域间的发展差距,将影响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


  三是缩小城乡差距的任务艰巨。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收入之比由2000年的1∶2.48,扩大到2007年的1∶3.15。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差距明显,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与广大农村的发展不充分并存。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完全建立。


  四是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户已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但农村分散的家庭经营缺乏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撑,不利于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和标准化生产,很难有效聚集资金、技术、劳力等生产要素;特别是信息服务落后,农业生产盲目性较大,导致农户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直接影响到农业效益与农民收入的提高。


  五是农村社会管理改革滞后。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相比,乡村治理结构相对落后。在一些农村存在农民政治权益保障不力,村民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还未完全落实,农民群众反映诉求的渠道不畅,社会治安不尽如人意等问题,乡村有效治理机制不健全,行政管理部门和基层群众未完全实现有效的良性互动。


  三、延伸阅读


  (一)温家宝: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温家宝在介绍2010年主要工作时指出,在连续6年增产增收之后,更要毫不松懈地抓好“三农”工作。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强化强农惠农政策,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


  温家宝介绍,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强化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工作包括:


  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稳定粮食生产,扩大油料种植面积,增加重要紧缺农产品供应,大规模开展粮棉油糖高产创建,大规模开展园艺产品生产和畜牧水产养殖标准化创建,保障“米袋子”“菜篮子”安全。


  继续实施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增加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中央财政拟安排补贴资金1335亿元,比上年增加60.4亿元。进一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早籼稻、中晚籼稻、粳稻每斤分别提高3分、5分和1毛钱,小麦每斤提高3分钱,继续实施重要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


  加强对产粮大县、养猪大县、养牛大县的财政扶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支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推动生产与市场对接。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我们要坚持不懈地消除贫困落后,让农民群众早日过上富裕安康的生活。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坚持财政支出优先支持农业农村发展,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优先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土地出让收益优先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中央财政拟安排“三农”投入8183亿元,比上年增加930亿元,地方各级财政也要增加投入。以主产区为重点,全面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以农田水利为重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大中型灌区的配套改造,扩大节水灌溉面积,建设高标准农田,完成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以良种培育为重点,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实施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积极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加快建设乡镇和区域性农机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


  深化农村改革。毫不动摇地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快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管理和服务,在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基础上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继续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配套政策。启动国有林场改革。继续推进草原基本经营制度改革。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加快培育小型农村金融机构,积极推广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切实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深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


  统筹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着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壮大县域经济,大力加强县城和中心镇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引导非农产业和农村人口有序向小城镇集聚,鼓励返乡农民工就地创业。


  城乡建设都要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切实保护农民合法权益。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条件。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好农民工在城镇的就业和生活问题,逐步实现农民工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以及社会保障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进一步增加农村生产生活设施建设投入,启动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扩大农村沼气建设规模,2010年再解决6000万农村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我们要让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变为城镇居民,也要让农民有一个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二)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锁定“三农”



互动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