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部分地区的短暂降雨并没有达到有效降温的效果:在山东,高温天气悲剧频发,济南多名户外工人中暑身亡,建设部门高温停工规定成为一纸空文。(相关报道见今日本报13版)
户外工人因高温作业而中暑身亡的悲剧,令人很是痛心。高温停工的规定成为一纸空文,不觉让人生出几分寒意来。
天气的温度也俨然是社会公平的温度计,每每高温袭来,关注高温补贴的舆情就要升温。这支温度计在测量着社会公共福利制度的缺陷。然而,比高温补贴更为重要的是,高温之下劳动者生命安全能否得到真正的保护?高温补贴仅仅是种物质补偿,但高温作业的生命逝去却是无法补偿的。可以这样讲,高温何不是对“生命至上”的社会人道的“烤”问?高温停工难以落实则表明,对劳动者缺少尊重和敬畏,就是一种社会冷漠。
针对高温作业,不少地方的建设部门出台高温停工令,但往往是只顾发文不管执行的效果。如果说政府部门不积极作为,似乎有点不公道,依其解释的理由是建筑工地太多,执法起来有点鞭长莫及,更何况部门的文件也缺少刚性约束,执行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将高温停工令上升至法律规定那是再好不过的了,但部门发文也应该跟踪问效,否则失去了公信力。关心高温之下每个劳动者的生命健康,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政府部门对此怠慢不得,以关怀之心让“高温停工令”带给劳动者真切的人文情怀。“高温停工令”的落空,由此造成劳动者生命悲剧,不能不说是劳动者生存窘境的写照。政府部门的冷漠只会加剧社会的不公平,只会让弱者更弱。
“高温停工令”落空也折射出建筑施工单位对劳动者生命尊严的漠视。离开了人道的利润都是一种罪恶。对“高温停工令”的“抵抗”,恰恰体现了施工单位放弃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对劳动者生命价值不屑一顾。停工意味着既得利润的减少,然而超出身体极限的劳作,将劳动者视为机器,如此丧失人道已经与社会良知渐行渐远。
“高温停工令”落空是一记警钟,维护劳动者的权益需要法律制度的跟进,需要政府部门作为履责,需要建设单位的良知担当。让高温作业的悲剧不再发生,给予劳动者高温休息的权利,这种期待但愿不再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