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消息称,记者近期在京沪等地楼市采访时发现,市场感受和统计数据存在一定差异。原因是保障房被纳入新建住房或新建普通住房的统计范畴,并对整体房价的下降贡献良多。
据悉,北京今年1~5月成交的3万套普通住房中,保障房占近1/5,其价格大都在5000元-8000/平方米之间。大量中低价位产品的成交一定程度上拉低了整体市场的平均价格。
现在举国上下都是盯着房价来看,对房价的变化差异都很敏感。无论是政府部门、待购房者还是投资者,每平方米售价都成了楼市冷热的最直接指标,除此以外都不关心。如果房价低了,大家会认为是政府调控成功了,那么购房者都会按兵不动,以待低价入市。对国家来说,地方房价降了,也就是反馈了房价稳中趋降的信号,这对宏观调整的力度也就起到了软化的作用。
在过往的频繁宏观调整中,许多地方政府确实是被搞得气喘吁吁。一方面要被强制戒掉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另一方面又要想办法融资去建保障性住房。以至于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大企业自建住房,来“参与”到保障房的建设,以缓解政府建设保障房的压力。这种看上去已经有点历史倒退的福利分房,让人对政府的保障能力也开始有了动摇。
从政府的功能来说,就是要为民众基本福利服务的,这也就是财政税收的流向。当大部分人都买不起房,而一部分人买房就得被开发商牵着走,市场一边倒的失控时,政府某些功能显然已经缺失太久。许多地方只管着如何扩大税收来源,把经济盘子做大,但是在民生倾斜、“无利可图”的公共事务上总是很有保留;在放手让市场发挥作用的同时,有意无意地淡化了自己的保障任务。所以当国家下硬任务,要建成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时,各个地方就会感到“力不从心”。
正因为房价居高不下,已经偏离了人们普遍的收入平衡能力,国家才把房价放到了政治的高度来考察。相比而言,保障性住房的价格,各地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异议,这是因为它真正回到了人们普遍期待的水准。如果把保障房价格也融入到整个房地产的统计数据中,必然冲淡了商品房的高昂的逐利性,从而营造出房价下跌的“可喜”状况。显然,这并非是中央政府所要的真正稳定房价,只不过是一个假象和幻觉。扭曲的保障房统计,无益于宏观调控,从根本上模糊了调控的视线,弱化了对民生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