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宝教育旗下公务员考试网站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主页  >> 申论资料  >> 时评   
时评
每日时评:若富足且有尊严 国民自有大国心态
http://www.jiangsugwy.org/       2011-12-07      来源:江苏公务员网
【字体: 】              

  前不久中国援助欧洲国家马其顿23辆校车的新闻一度引发热议。近日外交家吴建民在谈及这一现象时称国人质疑是弱国心态的反映,他同时表示,只有“很有同情心”、“占领道义制高点”、“关爱其他国家的国家”,才会赢得外界的喜欢。

 

  “弱国心态”一词并不新鲜,在美国总统林肯看来,一个民族如果对另一个民族长期怀着仇恨或崇拜的心理,这就是一种弱国心态。而作为中国的资深外交家,吴建民也不是首次使用“弱国心态”一词。早在2010年8月,吴建民在一档电视节目中就以“中国崛起与国民心态”为题谈到了国人的弱国心态,并归纳了其三种表现:第一,对于人家的评论非常介意。人家说我好,高兴得不得了,人家骂两句非常沮丧;二是喜欢拔高;三是喜欢对于我们的成绩津津乐道。

 

  综合看来,所谓弱国心态,简而言之,就是在国际交往中,国民一种不自信、总是自居为受损者的集体意识。假若同意这一概定,又不讳疾忌医,当能发现,无论是林肯所描绘的情景,还是吴建民归纳的几个现象,在中国这块大地上都曾经真实地发生过。其实,按照吴建民的定义,国人质疑校车外交有弱国心态的嫌疑,外交使节非坐头等舱不可也何尝不是缘于弱国心态的作祟呢?

 

  国人普遍的弱国心态必将有损中国的形象,与此相对,呼唤强国心态、大国心态便成了当务之急。

 

  但是怎样才能培育国人的强国或大国心态?是否只有在一个强大的国家里,才能避免弱国心态?如果按照人口、国土面积、G D P、军事实力等通常的指标,在联合国今年公布的人类发展指数榜上名列前茅的一些北欧小国无论如何都谈不上“强大”,但其民众似乎从未受到弱国心态的干扰;是否由于中国有过屈辱的历史,包袱过于沉重,所以总是陷溺于弱国心态,难以解开心结?但中国周边一些国家,其近代史同样写满了“压迫”和“屈辱”,为什么弱国心态这顶帽子就从来没有落到他们身上?

 

  外交往往是内政的表现和反映。要对国际交往中的弱国心态穷溯究竟、正本清源,恐怕还得回到内政上。当像吴建民这样的资深外交家感叹“长期的弱国状态形成了一种弱国心态”时,一个疑问会油然而生:当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力的巨大进步何以对国人心态影响甚微?

 

  杜绝弱国心态首先就不应该讳言接受别人的长处,现在我们该从那些高居人类发展指数榜前列的北欧小国身上吸取一些经验了,它们启迪我们需要重新定义“国家强大”的内涵。一个国民富足且有尊严感的国家,也许才能算是一个“占领道义制高点”的国家,才能算是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也只有这样的强大,才会对其国民心态带来正面的影响。(《南方都市报》)



免费学习资源(关注可获取最新开课信息)
互动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