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7日发布的《中国的对外贸易》白皮书显示,中国出口商品质量总体上不断提高,2010年中国出口美国的食品为12.7万批,合格率99.53%,出口欧盟的食品13.8万批,合格率99.78%。(12月7日新华网)
这原本是一则展示我国对外贸易成就的消息,可在普通公众眼中,其很容易就成了抱怨产品质量水平“内外有别”的理据。以塑料玩具为例,据一家国际环保机构公布的一项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国内市场大量存在着在欧盟、美国甚至东南亚等国已经禁止生产和销售的含有危害儿童健康物质邻苯二甲酸酯的产品,可另一方面,这些企业又源源不断向国外输送符合更高标准的合格产品。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尴尬,正如有业内人士所爆料,这是因为不少国内企业在生产儿童玩具时有两套标准:出口的标准使用无毒无害的漆和原料,而国内使用的是有很多隐忧的低成本染料和原料。事实上,在产品质量标准上,“内外有别”、“两套标准”已经见怪不怪,“一流产品出口,二流产品内销”已经成为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
早在2006年,据当时日本厚生劳动省公布的一份年度进口食品监控统计报告,中国输日食品就已经超过美国、欧洲输日食品的抽检合格率。而与此截然相反的是,内销食品在“多年整顿”的背景下,合格率却只有90%左右。对此,一些企业并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比如蒙牛在香港就明确表态,“我们发到香港的产品和出口的产品是一样的,保证比内地(大陆)的产品质量更好、更安全”。
这样的对比无疑会让公众义愤填膺,不过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一个道理,一些在我们看来非常无良的企业,一方面其无良行为并不代表其没有生产高质量产品的能力,另一方面其身上没有流淌道德血液的行为,并非天生的,或者说,并非像有些部门调查的那样,诚信不足是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否则,我们何以解释,为什么有不少的食品企业对国内的消费者“耍流氓”而对国外的消费者“讲诚信”。
深究下去,问题还是出在制度约束力的差异上。不少国家有相当高的产品质量标准以及健全完善的执法监督体系,企业在产品质量上任何“作奸犯科”的行为,都要受到严肃的查处,企业也要为之付出沉重的代价。面对这样的制度约束环境,企业当然要“随行就市”对自己的产品质量进行严格约束。反之,由于国内在产品质量标准并没有采取“高标准”、“零容忍”的态度,像最近乳品国标不就是还调降了吗?加之在监管上“九龙治水”但职责划分不清导致的监管乏力,使得企业自然而然就会放松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这同样是一种“随行就市”。
有什么样的制度环境,就有什么样的企业行为。在产品质量问题上,我们除了看到不少国内企业“一流产品出口,二流产品内销”外,同样会看到一些洋品牌的“两张面孔”――其产品被发现问题后,在别国和中国的表现是“冰火两重天”,甚至很多时候这些因产品质量问题在一些国家已经声名狼藉的洋品牌,面对中国的消费者还倨傲无礼,而且他们有一个让人无语的理由是,我们的产品符合你们的质量标准。
从这个意义上讲,产品质量水平的高低,与制度的约束程度呈正比。面对那些大搞“双重标准”的企业,我们先别着急去谴责为什么企业那么地无良,而是应当认认真真地反思一下,为什么我们的制度就不能像别人那样“给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