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北京相关负责人透露,居住证政策有望在今年出台,以取代目前采用的暂住证。届时,流动人口将可凭借居住证享受相关公共服务。
北京就实施居住证制度的探索始于2009年,只是始终未有实质性进展,该政策能否于今年切实落地,还有待相关部门的进一步动作。居住证背后意含的公共福利与可以预期的财政“负担”仍然是决定政策实施的最大阻力。事实上,即便在落实与否诸多存疑的当下,已经有人开始担心,一旦政策落实,更多人涌入北京,城市何以承载。
并不是只有北京在尝试践行居住证制度上左右为难,国内许多大城市都不同程度地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这种困扰。虽然不少城市已经施行居住证制度,但具体措施和“市民化”程度因地而异。准确地说,城市拥有的资源愈丰富,提供的公共服务愈健全,其推行居住证制度的难度也愈大,一如北京的“徘徊”。
然而,以“北上广”为代表的一些城市,对人口流入设置了诸多或明或暗的门槛,这些地方仍然是许多人流动和迁徙的首选地。这一现象可能比居住证本身更值得关注和思考。
人们多往这些地方流动,无非是因为这些城市的机会更多,资源更优质,个人实现自我、获得更好生活的可能性因而也就更多。人口流动和迁徙应该是自由的,但从当前中国人口流动的轨迹来看,人口流动方向趋同,大致是以西至东的单向输出,这一点在春运时看得再清楚不过。
向富裕地区或曰发达地区的流动,是基于个人追逐更好生活的主观意志决定的,但另一方面,发达地区的资源高度集中让那些有更多憧憬的人趋之若鹜,哪怕内心有多么不愿意背井离乡。“北上广深”几近梦想代名词,无论是什么人,好像只有去了那里,才有实现梦想的可能。
那么,经济、文化、教育等资源是如何集中到这些少数地方的呢?与其他国家有所不同,中国大城市的形成并不全然取决于城市自身的发展,或者与此相应的资源市场配置。在中国,一个城市的发展兴衰,往往有着浓厚的权力印记。也就是说,那些成为权力中心,或者是权力意图所在的,资源就在这些地方高度集中,获得更好的发展。具体而言,有的地方可以集金融、贸易、交通、文化、科研等优势于一体,有的地方甚至无法找到发展的着力点,既有资源也可能被拿到别的地方去,服务某些地区的优先发展所需。
客观地说,一些城市发展得更好,不乏历史原因,但城市化过程中的权力主导确实存在。不同城市竞相跻身进入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的一部分,无不是希望为地方争取到更多的资源。权力主导的城市化,让一些城市显得更加繁荣,更有活力,成为人人向往的地方,而另一方面也要看到,许多中小城市和中西部城市,可能正在丧失活力,城市化转型非常艰难。
“居住证之困”提供了一个反思的契机。从长远来看,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庞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城市化,是不可能仅仅靠少数几个城市或几个地区的,城市或地区均衡发展的前提,应该是改变行政权力主导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