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你不选择某猫、某宝、某东,但也无法避免它们设置的舆论议题;即便你不进行线上购物,但也不能回避在任何公共场所都会出现的广告和线下活动;即便你尽量对“双十一”三缄其口,但也不能一步都不踏入人们的购物社交。广告文案极尽能事、笔下生花,搭乘各种媒介形成扑面之势;明星们云髻高挽、衣袂飘香,把她们的谈资都和代言品一起搭售。你甚至不能完全避免使用那些由电商文化衍生出来的词汇——秒杀、爆款、下单、上新,以及“亲”。
假使你能成功漠视一个人造的节日,也很难规避消费文化的合围。马克思用“拜物教”来形容商品所带来的幻境,鲍德里亚用“商品的消费和信息交流主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来形容消费社会,都在意指,消费已经不在单纯是一个经济环节或功能性的活动,而是成为了社会生活的价值归宿,成为了主导生活方式的价值体系,成为了一种”哲学”。它对一个人的引导能力、对社会生活的渗透能力,常常强大却让人不自知。
在消费氛围下,一个“光棍”会购买旅游套票;一个独居者会拍下防霾口罩的家庭套装。一个人会下意识地关注各种积分、收集商家礼券和购物红包,会为了凑够“满即送”装满一购物车的东西,会因为商品浏览而不断地自我制造消费需求,将购买欲望由“一个”升级为“一打”或“一箱”。现在,“非生活必需品”和“半生活必需品”的增长已经有超越必需品的势头——让人完全脱离了“实用性”判断而沉迷于一件事情,除了哲学还有什么呢?
消费的情绪安抚和压力舒缓作用,早就有人关注,这个特征可能在女性群体当中更为明显。昨天还有知名的公众号集纳了女性读者们的留言,题目是“女孩子们通过买衣服治好了多少爱恨情仇”,摘要是“每次换上新衣裳就感觉重生一次”。能进行心理治疗并让人有豁然开朗之感的力量,大概只能用哲学解释。
炫耀性消费和符号性消费,正在成为大众共有的心理惯性,以及区分阶层的依据。在社交场合,人们已经习惯通过手包来判断一个女性的身份,习惯通过观察一个男士是带着浪琴、欧米茄还是百达翡丽来称量其社会地位。能在不自觉间帮你完成价值排序的东西,不论怎么说都带上哲学的意味。
看看是不是这样的?就像光明网评论员曾在另一篇文章中写到的——广义的消费已成为价值目标,重新塑造文化、定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个人的成长,是靠消费水平的爬升展现的;一个人的成功,是靠消费能力倒推出来的;时间的意义,是靠储备消费能力来定义的;自我的实现,要看完成了多少符号性消费。所以,你的生活要么在大量生产(努力工作储备消费能力),要么在大量消费:去没去过的国家,换更好的代步工具,买更高阶的奢侈品,尝试更稀有的文化产品,夺宝奇兵般的秒杀新上市的手机——哪怕你知道几个月之后这一款就会遍地都是。
国内学者们已经开始批判消费文化。但,这已经在不经意间哲学化的消费惯性,会因为知识分子的先知先觉而止步么?被这滚滚而来的消费社会大潮裹挟的每一个人,有能力(即便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在大潮中独自站定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