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0日,中共上海市委举行党的群团工作会议。这标志着地方群团改革的试点工作在上海正式实施。对于上海共青团所肩负的这一探索使命,团上海市委书记徐未晚说:“这次改革是一次重大契机,可以让更多年轻人"遇见"共青团。”
年轻人在哪儿能遇见共青团? 线上线下,互动的“界面”到处都是。全市479家青年中心可以,已遍布全市的这些“青年之家”,会越来越多地与“海漂”、“创客”等更多青年群体建立联系,提供服务;纵横交织的基层青年组织体系可以,这次改革中团上海市委通过机关编制“减上补下”,加强基层、基础、新兴领域团干部配备,除了社区、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青年集聚的楼宇、园区将出现更多团的身影;青春上海、上海青年之声等网络平台、新媒体也可以,有全天候的平台,才有全覆盖的参与。当共青团手臂更广地延伸,更沉地俯身,更主动地回应,触手可及的共青团将不再是梦想。
年轻人何时能遇见共青团? 随时随地。当你需要的时候,我都在。实行“弹性工作制”、“错时工作制”,将让下了班、休息日的年轻人没有“闭门”之忧;团市委内设机构“8+2+X”的格局,“X”的项目根据青年需求设置,服务和维权功能更加凸显;青少年事务社工队伍的壮大,个案服务的针对性有力补充了群团工作,将让年轻人雪中送炭的呼唤得到更为社会化、专业化的回应;甚至,当14岁的少年初入团,就能获得在团组织内一一对应的数字标签,自此以后的成长发展记录一一在目。当共青团服务青少年的能力进一步加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在温暖遇见共青团中实在受益,找到归属,对共青团更加“有感”。
年轻人为何要与共青团相遇? 因为梦和未来。青年的参与始终是共青团履责的根本。团的机关配备挂职干部和机关工作志愿者;团干部选拔采取遴选制,向所有对青年工作有热情、有经验、有专业能力的青年人敞开大门。实际上,今年团市委在全市首次召集青年“汇智团”,逾500名青少年报名参加,开展9个主题专项调研,参与到青少年“十三五”规划编制中。当共青团干部中更多出现突破体制内外限制的基层、一线青年时,尽管机关变小了,事业却更大了,更多的年轻人可以参与到青年工作体系中来,发出自己的声音,贡献自己的智慧,这样的相遇一定能碰撞出最耀眼的火花,进而汇集青年的力量成为一起追求中国梦的有力翅膀。
一个月前,习近平总书记在致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九届青年论坛开幕式时表示:“世界的未来属于年轻一代。全球青年有理想、有担当,人类就有希望,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让更多的年轻人更好地遇见共青团,有理想、有担当、有成长,正是这场共青团自我革新的不懈推动。在这场已经开启的与共青团的相遇中,年轻人所收获的将是贯穿始终的心灵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