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题】
结伴登山健身,邀亲友一起打球、游泳……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运动成了不少人的假日休闲方式。
数据显示,我国现有的大型体育场馆中,标准体育场占据体育场馆总数超过60%,但每周吸引超过500人次健身的仅占不到55%。收费过高、管理不善、发展模式陈旧、服务理念落后……种种因素的叠加,使其难以发挥出应有的辐射效应。
当前,我国人均约1.5平方米的体育场地面积,比10年前增长了40%,但相比发达国家仍有不小的差距。据调查,在20岁以上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中,有超过20%的人认为当前体育场地设施离期望值“相差较远”,有65.2%的人希望建设社区(乡镇)健身活动中心。健身热情高,奈何场地少。
各地体育场馆数量不足与长期闲置并存的尴尬,总是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到大家的运动生活。结合全民健身的背景,谈谈你对此的看法。
【参考答案】
既锻炼体魄,又能在交流中增进感情,体育锻炼的“魅力值”正在不断攀升。但是只有当更多的体育场地进入“全民健身”模式,公众每一份激情、每一滴汗水,才能找到释放与挥洒的合适空间。
【点评——结合材料内容和题目要求表达:全民健身高涨背景下,体育场地需要水涨船高。】
增加体育公共服务设施的呼声,首先来自公众的健康需求。目前,一些地方的大型体育场馆,与公众真正的使用需求存在脱节,在高维护成本的现实面前,运营常常会陷入难以为继的窘境。而中小型、社区型健身场馆,因为总体数量少、消费价格不菲,远远无法满足民众需要。至于30多万个小型室外体育场地,在部分城市甚至面临着逐渐消失的危机。
【点评——指出目前体育健身存在的问题:体育设施与需求脱节,大型场馆运营成本高,小型场馆不能满足民众需要。】
推动全民健身的普及和体育产业的发展,是增进民生福祉,增强人民获得感的必要之举。是保障公民权益、改善民生的必然选择。可以说,体育场地供给的结构性失衡,是制约公众将锻炼计划转化为行动的重要客观因素。
【点评——承上启下的过渡段:指出全民健身的意义并进一步总结出体育场地的问题为结构性失衡,为下一段提出对策提供了方向。】
近年来,国家体育部门多次督促各级政府提供公共体育服务,各地政府也逐渐把全民健身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但是体育事业的改革,需要盘活资源存量,做好增量文章,打通影响产业发展的“肠梗阻”。 唯有继续加强部门间的协同配合,为吸引社会力量的参与搭建好服务平台,切实解决好场地不足,设施、服务配套跟不上需求等问题,城乡居民体育锻炼的参与度才有可能“水涨船高”。国家应当扮演好“普惠”的角色,从根本上转变体育投入的方向,让人民享受到体育事业发展的利好。
【点评——提出措施解决的方向:盘活存量资源,做好增量文章。进一步呼应了材料指出的问题,属于根据材料内容作答。】
国民的健康,是国家繁荣昌盛的基础,体育运动则是实现健康的最有效投资。从现在起,相关单位主动“干”起来,老百姓主动“练”起来,全民健身蓬勃发展,国民身体素质不断提高的愿景,必能早日成为我们深以为傲的“幸福资本”,工作、生活的“动力之源”。
【点评——总结提升,把全民健身与国民健康联系起来,并对未来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