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打印版下载:2014年政法干警考试《申论》模拟试卷二及参考答案
2014年政法干警考试《申论》模拟试卷二
一、注意事项
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申论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满分100分。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时,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3.请在题本、答题纸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填涂准考证号。
4.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在答题纸指定位置。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5.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纸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严禁折叠答题纸!
二、给定资料
1.位于H省仙桃西流河镇的周滩村,本应是稻花飘香、荷花争艳的美景时节,村民周学斌却愁得很:2013年元月份要收鱼的时候,碰上了上游企业大量排污,污水溢进了鱼塘,把鱼都毒死了。夏天干旱,温度很高,被污染的河水出现蓝藻,鱼儿又翻塘了。
由于上游工业园排污,西流河镇的河里沟里长满了水藻、水葫芦。“一到夏天气温升高,这些东西发疯般地长。”村民们告诉记者,西流河镇内建有仙桃市化工产业园,其上游还有邻市潜江的经济发开发区,都是以化工业为主的产业。
化工企业扎堆涌入中西部地区,也把污染带到了乡村。在S省贺嘴头村,造纸厂、酒精厂、金属化工厂挤在一个村子里,河水被造纸厂染红了,吃的地下水变浑了,多年的环境恶化还使得当地成了有名的“癌症村”。但是千百年来习惯的惯性和农民自身对环境问题的漠视,即使现实如此,人们依然不愿意离开故土。
据对北京房山区大峪沟村160位农民进行的环境意识调查,结果显示,农民环境知识普遍缺乏,很少有人知道农药对环境有何危害,而知道化肥对环境有害的只有16人。据统计,“中国已成为世界上使用化肥、农药数量最大的国家。在东南沿海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化肥施用水平已高达每公顷600公斤以上,化肥利用效率却维持在35%左右的较低水平。”大量的农药、化肥投入到农田生产中,导致了土壤板结和土地生产力的下降,而农药化肥流失又造成水体污染和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造成对人体的危害,以致于农民不敢吃自己种的粮、养的鱼。温室大棚和地膜保温对农作物生长有促进作用,但大量不可降解的塑料残膜却会阻碍农作物生长,并对土壤产生破坏作用。中国每年农膜生产量达130万吨,使用农膜的耕地面积已突破1 亿亩。
据统计,2009年全国乡镇总数共为91138个,与1957年的120753个乡镇相比减少了29615个,但与1978年的52781个公社相比又增加了38357个,其中新建立的镇有7956个,到2010年,自然村数量为270万。农村人口居住分散,布局混乱,使得污染源相应分散给环境污染的预防工作带来极大困难。个别村户生活垃圾到处露天堆放,任其腐烂、发臭,蚊子、苍蝇到处飞,厕所随意搭建,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江河里,严重影响、破坏了农村的生态环境。一些农村现在仍然是人畜共处一院甚至是一室,大量的畜禽粪便在道路两侧、庭院一角随意堆放或随污水就近排进沟渠河道,对空气、水体造成严重污染。
根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在这次普查的19391个镇中,72.3%的镇实施集中供水,19.4%的镇生活污水经过集中处理,36.7%的镇有垃圾处理站。24.5% 的村饮用水经过集中净化处理,15.8%的村实施垃圾集中处理,33.5%的村有沼气池,20.6%的村完成改厕。总体来讲,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的拥有比重还比较低。
2.我国历来是以预防工业污染为主,以城市为中心建构环境管理体系,在这背后,隐藏着一种“城市中心主义”的立法思路,正是在这种立法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的环境立法也是围绕城市工作来展开的。某专家说,在环境立法中,强调政府环境职权(权力)本位、突出政府环境权力立法,重政府环境管制,轻政府环境指导与服务;大多数环境法律没有对照有关政府环境权力,明确规定相应的政府环境义务;有关发挥运用政府权力的法律制度比较健全、有关政府服务的法律制度相对缺乏;有关政府权力的法律规定比较详细具体,有关政府义务、服务的法律规定比较原则。此外,我国环境资源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中,一直是将环境资源问题的形成的根本原因归咎于“市场失灵”,并以此为逻辑起点构建了以政府干预为核心的环境资源法理论框架。然而着眼于我国环境资源问题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市场失灵”的结论却难以得出。相反,政府决策对环境要素的忽略才是造成严重的我国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而在农村环境问题的成因上,政府决策的影响更为显著。建国初期,在“以粮为纲”的思想影响下,毁林开荒、毁草垦田、围湖造田的情况在各地非常普遍, 引发了水土流失、湖泊萎缩、草地沙化、洪涝灾害等生态破坏。在我国农村的环境污染方面,尤以乡镇企业的案例最为典型。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乡镇企业迅速崛起,当时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颁发的一系列放宽搞活的政策,也为乡镇企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乡镇企业的发展被列入我国“七五”计划。这些客观的有利条件使得乡镇企业迅速发展起来。不容否认为解决农村经济发展、劳动力就业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事实上,由于缺乏相应的技术和资金, 乡镇企业大多都是资源能源消耗多、产出效益低、污染严重的“十五小”企业,这些企业的存在和发展对农村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环境污染。一直以来,环境管理和监控体制是以城市为中心构建的,正式的负责环境保护的机构--地方环保局只能延伸到市县一级,在乡镇一级,很少有正式的有编制和财政保障的环保机构。根据相关统计,2006年,全国环保系统机构总数达11321个,其中,地级环保机构2005个,县级环保机构7680个,而乡镇环保机构仅有1243个。在西部地区,农村环境管理处于失控状态。
3.住进宽敞明亮的住房,却还用着几块砖围起的“粪坑”;有着世外桃园般的美景,游人如厕却不敢下脚……这一局面不久将得到彻底改变。为大力推动新农村建设,合肥市将对7000户农厕进行改建,其中已完成改建1000多户。目前合肥市三县四区正在紧锣密鼓改建当中,确保年底完成目标,届时农村小学,农家乐等处将告别“粪坑”。据合肥市庐阳区有关人员介绍,为了推进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户卫生条件,改厕是一项民生工程。对此,政府有关部门将工作细化,同时采取市区财政补一点、乡镇筹一点、受益户出一点和农户自己动手省一点的办法,多渠道解决改厕所需的物资或资金,来推进改厕工作。
2013年菏泽市农村改厕项目启动暨管理与技术培训会上宣布,菏泽市将利用三个月时间,在2013年底前对1.7万座农村厕所进行集中改造。自2010年国家正式启动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农村改厕项目以来,菏泽市各县区爱卫办精心组织,积极推进,三年共建设完成无害化卫生厕所5.5万座,全市的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提高到了45.081%,保证了每年的普及率增长都在3个百分点以上,农村改厕工作进展顺利。但是,一些干部群众对农厕改造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加上受配套资金不足,“当前工作虽然取得一定进展,但也应清醒的看到当前菏泽市的农村改厕工作仍存在不少问题,下一步的工作压力仍然很大。”菏泽市卫生局副局长、爱卫办主任L说,目前,全市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和卫生厕所普及率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厕所建设质量不达标、已建成户厕管理不到位等多种问题影响,农村改厕工作面临严峻形势。而这些也是当前农村厕改工作中许多乡村具有的“通病”。
S庄里的人家大都是沿河而居,而且厕所也都毗邻河边。厕所不仅是农村常见的那种老式结构,而且紧邻河边,这河恰恰就是县城自来水公司的水源地。村里正在酝酿一个大规模的改厕工程,把各家各户的厕所统统搬离水源地。应该说,这个村计划搬迁近水厕所是明智的。搬走污染源,不论是对村里还是对城里,都是好处多多。要多说几句的是,不仅是这个村,在新农村建设中,相当多的村都应该做好农村的厕所改建工作。毕竟,它在人们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目前施工技术人员跟不上,农村卫生厕所的改建一般由农民自行组织,建造人员没有经过系统培训,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甚至有些施工人员连基本的技术要求也达不到,严重制约了农村改厕的进程,因此技术保障是厕改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厕所搬迁改建还要注意新能源的配套与使用,即在厕所的改建工程中要顺带建起沼气池,这样,不仅能做到美观干净,还能大大节约烧火做饭照明的成本。不要以为农村的厕所建设是没什么大不了的事,相反,它是件“大得很”的事。搞好了,它能为新农村建设添彩;搞不好,不仅卫生不能达标,而且还会破坏新农村建设的整体形象。更重要的是,因为厕所污染,可能会对广大村民的身体健康带来负面效应。
2013年,合肥市全区农村改厕工作重点在区新农村建设“十镇百村示范工程”和共青团参与新农村建设“帮扶百村工程”的示范乡镇、村中进行。同时,积极推进农村中小学、“农家乐”旅游景点的改厕工作。
4.文化广场上,随着音乐有节奏地响起,陈村村民们和往常一样跳起了健身舞。每当夜幕降临,这里的文化广场便热闹了起来,村民纷纷来到广场,有乘凉的,有跳健身舞的,还有许多村民在一边鼓掌叫好……“我们跟城里人一样,每天晚饭后就来这里跳一会儿舞,既解除了一天劳动的乏累,又锻炼了身体,挺好的。”几位村民高兴地说。太平庄村农厕改建和“庭院式一体化设备+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威武屯村道德文化墙……因地制宜、多源推动让农村环境改造提升行动在陈府乡根深叶茂。活动开展伊始,陈府乡党委、政府就把此项工作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抓手,作为提升群众生活品质的重要机遇,放在当前全乡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并以此统一全乡干群思想。在深入学习全县方案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陈府乡制定了《关于推进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的实施方案》,按照年度任务将“五大工程”26项重点工作逐条逐项细化分解,分工到片、责任到人。在活动的重要节点,组织全乡机关干部及21个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就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进行观摩拉练。拉练结束后,召开点评会,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方法,促各村对标先进,查找不足。比学大大激发了各村干部的干事热情,各村结合村情积极想办法、动真招,多方筹措建设资金,形成了全乡一盘棋、村村齐争先的活动氛围。
5.Y市市域面积的四分之三是农村,在实现城乡规划一体化的同时,先后投入200多亿元,实现了交通、供水、供气、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绿化、管理等“城乡一体化”。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从零起步,目前达到了90%以上。一张张“幸福网”打破了Y市“城乡分治”的传统格局,实现了“城乡统管”,勾画出崭新的城乡面貌。
Y市是享誉中外的“中国陶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农村散落着大量的历史遗存和文化资源。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做好文化遗存收集整理、保护开发的过程,加强对农村陶瓷文化、古树名木、古建筑以及名人旧居的整合保护,使人文元素融入新农村建设的方方面面,既保留了乡土文化、彰显了陶都风情,又改善了农村环境、提升了农民素养,最大限度发挥了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的独特功能。Y市“三山两水五分田”,腹地广阔、地貌多样、资源丰富,这为打造多姿多彩的乡村风貌提供了绝佳条件。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坚决摒弃大拆大建、刻意雕琢,坚决避免整齐划一、千村一貌,采用因地制宜、量体裁衣的办法,更加注重挖掘和彰显每个村庄的本来特质,形成了产业带动型、旅游服务型、文化保护型、水乡风情型、山村风貌型、田园风光型六种新农村建设类型,成为Y市农村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Y市以被国家环保部确定为全国首批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县为契机,大力开展卫生村、生态村、文明村等各类创建活动,完成了太湖渎边和平原圩区300平方公里连片整治任务,有效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涌现出核心村印象澄渎、南园村水乡风情等一大批新农村建设亮点,成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会议的观摩现场。以“美好城乡建设行动”和“幸福镇村建设”为契机,大力实施村庄环境整治工程和“陶都美丽乡村”创建活动,进一步做优最美城乡环境,打造了万石镇万石村、张渚镇南门村等26个陶都美丽乡村,展示出生态、幸福、美丽、文明的现代化新农村形象。张渚镇善卷村被评为首届“江苏最美乡村”。丁蜀镇西望村率先成立紫砂陶瓷专业合作社,投资1000余万元兴建西望紫砂陶瓷一条街,把全村制陶的农民集聚起来,抱团闯市场,制陶销售年收入超过7000余万元。2012年,Y市投入10.6亿元进行村庄环境整治,2024个自然村整治到位,161个村达到省三星级“康居乡村”标准。新增“江苏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村”6个,累计达到23个。“陶都美丽乡村”已经成为Y市农村发展的新品牌。Y市还把每年的 6月5日定为“城市宜居日”,7月13日定为“全民卫生行动日”,把每年的4月份、10月份定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月”,充分激发广大农民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按照“城市现代化、镇级城市化、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对照城市管理的内容和标准,推动管理力量向乡镇延伸、管理标准向农村覆盖,将城管、规划、国土、环保等执法监察的组织网络延伸到镇、覆盖到村,通过机制创新,加快了城乡管理一体步伐,提升了城乡建设秩序和环境面貌。
此外,“十一五”以来,Y市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推进城乡一体的骨架和纽带,加快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乡管理向农村辐射。先后投入近200多亿元,实现了交通、供水、供气、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环节的“城乡一体化”。同时,顺应村级组织由经济发展主体转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主体的新形势、新要求,全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巩固和扩大了农村安定有序、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探索出了一条具有Y市特色的城乡发展之路。
6.安吉,从美丽乡村到优雅竹城,散落的风情,如今升华为统一和谐的大美。通过建设“中国美丽乡村”,形成特色鲜明的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安吉模式”,走出了一条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互促共进的可持续发展之路。2010年2月24日,安吉县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授予“2009年中国人居环境奖”,开创了以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为申报主题的先河,成为首获“中国人居环境奖”的生态县。美丽的安吉吸引了更多海外人士的目光。2010年,安吉县人民政府与英国王储建筑环境基金会(PFBE)和英国王储慈善基金会(中国)(PCFC)签署了《关于安吉大竹园生态村项目的谅解备忘录》,目的是为中国乡村的改造实践确立一个样板。据悉,这样的合作项目中国仅安吉一个。安吉气候宜人,适宜农作物的生长,拥有竹笋、白茶、高山蔬菜等一大批名优、新、特农产品,全县农业资源丰富,农业产业化经营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围绕“一产接二连三”“一产跨二进三”,安吉县以经营乡村为目标,以产业转型为途径,大力推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培育了一批有较强区域特色、有竞争优势的专业特色村和特色产业。深入实施“5211”中国美丽乡村人才合作开发计划,加大科技兴工和科技人才培育力度。全面开展生活污水治理,城镇和中心村污水“就近入网、集中处理”,散居农户污水处理“因地制宜、就地净化”,所有乡镇全部建成处理设施,在全省率先实现收运一体化、处置无害化。在全国率先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大力推进废弃矿山复垦复绿、小流域生态改造,每年新增城乡绿化面积万亩以上。引入低碳生活理念,实施农村沼气系统建设、农房节能改造,推广农业生产节水节肥节能新技术,太阳能特色村覆盖面达到98.3%。
7.绵延数千年之久的中国乡村文明,正处在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2012 年,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城镇化率达到了51.3%。这标志着当代中国已经从乡村社会转型为城市社会。处在这个历史性拐点的国人,一方面对中国百年之久追赶西方现代化的期盼给予了极大鼓舞,因为离这个目标越来越近。另一方面,展望未来城市化的图景,面对快速消亡的乡村文明,却感到阵痛和担忧。因为在中国乡村快速消亡的背后,是中国五千年文明传承载体的消失,是中国五千年文明之根的动摇。在历史的天平已经开始向城市社会倾斜之时,中国是否一定要走以乡村文明消亡为代价的城市化之路?
以高能耗、高消费为代价的高福利工业文明,是一种高成本的文明。在当今城乡二元的社会结构中,农村与城市相比,所获得的工业文明的好处比城市要少得多,而承受的文明成本却远高于城市。农村不仅承受着农业化学带来的严重污染,还承受着城市工业化所转移的污染。在国家工业化时代,资本的原始积累不仅从农民身上提取农业剩余,在当前的城镇化时代和全球经济金融危机过程中,全球性的城市危机,又一次地以社会成本外部化和生态成本外部化,将危机代价向农村转移。面对城乡收入和公共服务的巨大差异:一方面是越来越萧条的乡村,一方面是越来越美好的城市。在如此巨大诱惑下,农民离乡背井,撇妻离子进入城市成为顺理成章的不二选择。目前中国乡村萧条的另一个表现,是中国乡村社会组织的缺位,导致乡村家庭原子化,乡村社会碎片化。农村社会“空壳化”带来传统道德“荒漠化”,使农村已经从温馨淳朴的熟人社会,变成冷漠寂寥的半熟人社会。
2013年7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湖北省考察工作。习近平来到进行城乡一体化试点的湖北省鄂州市长港镇峒山村说,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乡村,是要给乡亲们造福,不要把钱花在不必要的事情上,比如说“涂脂抹粉”,房子外面刷层白灰,一白遮百丑。不能大拆大建,特别是古村落要保护好。习近平说,即使将来城镇化达到70%以上,还有四五亿人在农村。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城镇化要发展,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也要发展,同步发展才能相得益彰,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作答要求
(一)请结合“给定资料1~2”,简要概括当前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原因。(15分)
要求:全面、准确。不超过250字。
(二)请根据“给定资料”,谈一谈农村厕所改革过程中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对策。(20分)
要求:问题明确、措施得当、有针对性。不超过350字。
(三)在“美丽宜居乡村示范”建设过程中,Y市走出一条“宜居乡村”的新路。假如你是Y市委相关工作人员,向上级汇报本市农村工作成果,请参考“给定资料5”拟定一份《关于Y市美丽乡村示范区建设的报告》。(25分)
要求:格式规范、内容实际、语言简明。不超过500字。
(四)请结合对全部“给定资料”的理解和思考,围绕“美丽乡村”主题,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观点鲜明,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900字左右。
2014年政法干警考试《申论》模拟试卷二参考答案
(一)请结合“给定资料1~2”,简要概括当前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原因。(15分)
要求:全面、准确。不超过250字。
【参考答案】
当前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政府方面,长期以来政府决策忽视对环境因素的考虑,在环境立法和监管方面“城市中心主义”盛行,农村环境立法相对薄弱,相应的农村环境监管体制落后,同时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的拥有比重比较低,混乱的农村布局使污染源分散难以预防;农村方面,农民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露天放置垃圾以及人畜杂居等落后生活方式,粗放的生产方式严重破坏农村生态平衡;企业方面,重污染企业进入农村大量排污破坏农村生存环境。(计空格223字)
(二)请根据“给定资料”,谈一谈农村厕所改造过程中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对策。(20分)
要求:问题明确、措施得当、有针对性。不超过350字。
【参考答案】
在农村厕所改造中存在领导干部和农民群众认识不到位积极性不高、配套资金不足、技术支持不到位质量不达标以及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要解决以上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基层组织成立领导小组,以村为单位建立管理制度,细化任务,分工到片,责任到人;二是大力宣传卫生厕所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和对人们健康以及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推动人们改变卫生意识和生活习惯;三是树立先进典型,以“示范村”、“先进工程”等活动带动群众的广泛参与;四是多方筹措资金,市乡财政补贴和受益户出资以及农民自己动手等多渠道解决资金问题;五是积极贯彻政策方针,开展定期检查和评比活动督促群众养成使用卫生厕所的文明习惯;六是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并做好新能源的配套使用,保障农厕改造质量并做好后续检测跟踪服务。(计空格332字)
(三)在“美丽宜居乡村示范”建设过程中,Y市走出一条“宜居乡村”的新路。假如你是Y市委相关工作人员,向上级汇报本市农村工作成果,请参考“给定资料5”拟定一份《关于Y市美丽乡村示范区建设的报告》。(25分)
要求:格式规范、内容实际、语言简明。不超过500字。
【参考答案】
关于Y市美丽乡村示范区建设的报告
省政府:
为贯彻中央及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我市探索美丽乡村建设新路径,使农村面貌日新月异、农村民生不断改善、农村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实现了多个“城乡一体化”。为建设美丽乡村,我市采取了以下办法:
第一,注重文化发展,打造独有品牌。我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丰富,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做好文化资源和历史遗迹的保护和开发工作,将人文元素融入各方面,因地制宜、量体裁衣,挖掘和彰显村庄特质,形成特色产业,带动乡村发展;
第二,注重环境保护,以规范达标和整治活动促提升。我市以全国首破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县的达标行动为契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确定了“城市宜居日”、“综合整治月”等固定主题活动,激发广发农民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展示现代化新农村形象;
第三,推进城乡一体化,创新管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城市现代化、镇级城市化、城乡一体化”的要求,推动乡镇基层管理力量和标准的提升,以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骨架和纽带,扩大投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
Y市政府
××年××月××日
(计空格451字)
(四)请结合对全部“给定资料”的理解和思考,围绕“美丽乡村”主题,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观点鲜明,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900字左右。
【参考例文】
以好山水好人文建美丽乡村
中国数千年的农耕文明不仅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源,更孕育了深厚的精神文化财富。有人说,我国乡村文明本质应当是“耕读”文明,“耕”满足物质需求,“读”满足精神提升。当代世界主流正在进入工业文明的后期,工业文明带来的不仅是物质的大爆炸,更有精神的不满足和生态环境的失衡。而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盲目学习西方模式不断重复工业文明的道路,导致乡村在当物质和文化生产中的弱势。
敢问乡村路在何方?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中国将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这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五千年传统文明与生态文明高度时代契合下的应有选择。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具体要求,“美丽乡村”是对新农村建设的高度概括。而生态建设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中之重,也是解决工业文明发展问题的有效办法。要完成建设“美丽乡村”的历史重任,我们既要做到恢复绿水青山,也要重塑乡村文明。
建设美丽乡村,要促进环境建设以保绿水青山。由于复杂的历史和现实等原因,形成了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随着工业现代化的发展,城市越来越发达,而乡村却越来越衰败。许多地方在发展过程中将城市中重污染企业搬迁到农村,改善了城市的环境卫生却严重破坏了农村的生态环境,昔日杨柳依依、牧童奏笛的美丽景象一去不还。在积极改善城乡二元结构的今天,不仅仅要保障农村人口的收入和社会保障等问题,还需要解决环境这个基本问题,将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同步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
建设美丽乡村,要传承乡村文化以扬文明风土。有人说,中国文明之根在乡村,只要乡村在,中国文明就会一次又一次地劫后重生。中国乡村文明不是一个苍白的符号,而是浸透到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当中的鲜活存在。它孕育了道家、儒家文化,锻造了秦腔、苏调技艺,洗练了乡绅宗族的联系。美丽乡村建设,绝不仅是建设一个空有美丽外表的乡村空壳,它少不了生存与其中的具有美好品质和道德的人群。保护乡村现有的文化传统,发展乡村教育,开展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让乡村文明斐然。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道理已经被历史反复证明,它告诫我们中国农村和农民的而发展是中国走向复兴和繁荣的基础,也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安全不能突破的底线。建设好乡村,需要以“美丽乡村”为目标建设山好水好人更好的坚持新农村。(计空格96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