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行测考试中,有很多要点内容需要我们去分析,其中的一些解题技巧我们是很有必要去了解的。而定义判断作为判断推理中考察判断能力的最重要题型占有相当可观的分数,近年来更是以每卷10题的比重稳定的出现在国家公务员考试和大多数省份的公务员考试试卷中,其中,单定义判断是主要考查方式,在江苏、山东等少数省份中也出现了多定义辨析。为此,江苏公务员考试网(http://www.jsgwy.com.cn/)将这两种定义判断题型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希望帮助广大考生轻松掌握解题技巧。
一、单定义判断:
(一)单定义判断要点类型:
单定义判断的很多要点是可以通过提示词来确定的,常见的要点类型有以下几种:
1.表主体。
我们看到一个新的定义时,首先要确定一下该定义是否有明确的主体。
主体,就是行为或事件的发动者、当事方。主体一般位于定义项的前面,除了要重点关注主体本身外,还要特别注意主体的修饰词如主体的数量、主体的性质等。一般来说,有明显主体的定义多为法律类、行政类定义。主体一般可作为定义的要点,有的题目仅仅依靠区分主体就可以得到正确答案。
2.表客体。
客体,是指行为或事件的承受者、被指向者,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对象。单独以客体为要点的定义比较少,很多定义中的客体都是省略的,即使出现一般也需和其他要素结合在一起才能判断。
3.表目的。
有些定义中会明确指出其目的,即主观要素,也就是行为者主观上具有什么样的动机、意图,追求一种什么样的目的,一般会用“达到什么目的”、“为了……”、“确保……”等表示。
例如,投机是指为了以后再销售(或暂时售出)商品而购买,以期从其价格变化中获利。在这个定义中,“为了以后再销售商品而购买”和“以期从其价格变化中获利”就表示目的,揭示了投机这个定义的要点。
4.表原因。
有些定义中规定了某些行为的原因,这类信息一般也是定义的要点,常常会跟在“由于”、“出于”等词语的后面。
例如,时间综合症指由于对时间的紧迫感而造成心理上的烦恼、紧张,以及生理上的活动改变等导致的病症。在这个定义中,“对时间的紧迫感”就是时间综合症这个定义的要点之一。
5.表条件。
有些定义中还包含了一些成立的前提条件的,也应该引起注意,常见的有:“以……为前提”、“以……为基础”、“在……条件下”、“……时”等。
例如,血缘关系是以血统或生理的联系为基础形成的人际关系;或者是指在婚姻和血缘基础上形成的人际关系。该定义中两个条件之间的关系是“或”,只要满足其中一项就符合。
6.表方式、方法或手段。
有些题目定义有表示方式、方法或手段的关键信息,一般表示为“通过什么方式”、“通过什么手段”等,这也是要引起注意的。
例如,预感是指一个人通过梦境、幻觉、直觉等方式对未来事件的信息预先感知。在这个定义中,“通过梦境、幻觉、直觉等方式”是预感的要点。
7.表结果。
除了上面几种要点外,有些定义还会明确指出要达到什么样的结果等,而结果一般跟在“造成”、“导致”等词语后面。
例如,生物集群灭绝是指在一个相对短暂的地质时段中,在一个以上地理区域范围内,数量众多的生物突然死亡,从而造成生物物种数量短时间突然大幅下降。在这个定义中,“生物物种数量短时间突然大幅下降”是生物集群灭绝的要点之一。
(二)单定义判断解题方法:
1.提取要点法。
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大多数定义判断并不能仅仅依靠一个要点就能辨别,而是要通过多个要点来确定答案。而且不同的定义的要点类型也是不同的,往往是各种要点的自由组合,有的是主体和目的,有的是方法和结果,有的是主体、客体、方法、结果的综合,大家在找要点时一定要考虑全面。
例题1: 反应性相倚是指在沟通过程中,沟通双方都以对方的行为作为自己行为的依据,做出相应的反应,而并不按照原来的计划进行沟通。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反应性相倚的是( )。
A.王厂长在大会上宣读了关于加强劳动纪律的发言稿,由于制定的措施不合理,职工在下面议论纷纷,但他还是完成了自己的发言
B.张老师认为他为学生准备的口试题目并不难,但是仍有一些学生回答不出来,当学生要求张老师提示时,张老师断然拒绝
C.小李同意按照编辑意见修改稿件,但希望保留原文的写作风格,与编辑沟通后,编辑表示同意
D.妈妈得知小明考试失利准备劝慰一番,但她发现小明的情绪并未受到影响,于是放弃了劝慰小明的打算
例题1【解析】此题答案为C。首先分析反应性相倚的定义:分析各选项,A项王厂长还是完成了发言,不符合要点定义的结果;B项张老师断然拒绝,没有“做出相应的反应”,不符合要点;C项符合全部要点;D项妈妈放弃了劝慰小明的打算,但未体现小明以妈妈的行为作为依据,不符合要点。
例题2: 生态入侵是指人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使得该生物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不断稳定地扩展,从而危害当地的生产和生活,改变当地生态环境的过程。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生态入侵的是( )。
A.某地发生大面积放射性核素泄漏,使某种植物发生变异,其繁殖力超强,逐渐取代了该地域内的其他植物
B.某实验室由于管理不当将试验用的致病性结核菌株散播了出去,造成结核病在周围居民中流行
C.产于南美洲的凤眼莲花朵艳丽,曾经作为观赏植物被我国引进,致使云南滇池因为凤眼莲的疯狂蔓延而鱼虾绝迹
D.美国科学家将从我国引进的野生大豆与当地品种杂交,培育出抗大豆萎黄病的优良品种,该品种现已彻底取代了美国传统大豆
例题2【解析】此题答案为C。首先分析生态入侵的定义:通过分析可知,A项“没有生物进入”不符合定义的行为;B项并没有改变生态环境,也不符合定义;D项没有“危害当地生产和生活”,也不符合定义。只有C项符合定义。
例题3: 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或者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
以下各项中,属于抢劫罪的一项是( )。
A.李某潜入王某家中行窃,被发现后携所窃赃物逃跑,王某紧追不舍。李某见杂货店旁有一辆未熄火摩托车,车主正站在车旁边吸烟,便骑上摩托车逃走
B.郑某骑摩托车见田某提着精致皮包行走,从背后用力拉皮包带,试图将皮包抢走。田某拽住皮包带不放,见此情景,郑某突然对摩托车加速,并用力猛拉皮包带抢走皮包,田某当即被摔成重伤
C.某晚,在大街上见赵某一人行走,即起歹意,将其奸污,并将显示其身份的皮包等物带走
D.林某潜入胡某家中盗窃贵重物品,被主人发现后逃走,躲在农民家的草垛里睡了一晚。第二天村长高某路过时,发现林某行踪诡异,林某以为高某发现了自己昨晚的盗窃行为,对高某进行打击,致其重伤
例题3【解析】此题答案为B。首先分析抢劫罪的定义:A项不符合定义的手段;C项抢走皮包是为了掩饰受害人的身份,不符合定义的目的;D项先盗窃后伤人,不符合定义的手段和结果。只有B项符合定义。
2.归纳关键信息法。
如何把握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做这类题关键重点所在。要排除冗余信息,就需要合理的归纳和总结,有时还可以通过对比选项来确定题干的关键信息。考生要通过多做题来培养自己寻找关键信息的能力,以便更快更准地解答这类题目。江苏公务员考试网(http://www.jsgwy.com.cn/ )将归纳关键信息概括为以下三步:
归纳关键信息的步骤:
1.找到定义的关键词或关键句;
2.归纳概括出关键信息;
3.对比各选项,选出符合或者不符合定义的一项。
例题4:舆情:指在经过收集整理之后所分析归纳出的具有一定系统性和典型性的舆论意见、情况和信息的综合。
下列不涉及舆情的是( )。
A.为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房地产市场调控,国务院办公厅2010年1月10日下发《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
B.我国反腐工作创造了一种新方法,即借助网络技术及所引起的社会效应对执政行为的监督和对权力的约束来有效预防、遏制、惩戒腐败行为
C.某地方政府近年来一直坚持对人事工作采取社会公示制度,在人才培养方面更具有透明度,选拔任用的干部素质不断提高
D.“新意见阶层”的网民凭借互联网“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优势,对中国社会发展中的种种问题畅所欲言,能在极短时间内凝聚共识,影响社会
例题4【解析】此题答案为A。首先用归纳关键信息法对于轻的定义进行分析:舆情(定义)指在经过收集整理之后所分析归纳出的具有一定系统性和典型性的舆论意见、情况和信息的综合(关键信息)。
A项国务院下发的通知,不是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B项的社会效应、C项的社会公示制度、D项的畅所欲言都属于舆论意见、情况和信息,故都涉及舆情。答案选A。
二、多定义判断:
多定义判断是特色题型。它是对既有的定义判断考查形式进行了创新和发展,使原本仅存在于单一定义与选项间的比较成为了定义间、定义与选项之间、甚至选项之间的多重比较,是对考生面对大量繁复工作时的事物判断能力的一种考查。该类题型在江苏省公务员考试中考查较多。
(一)多定义判断题目常考题型--对应型题
对应型题目指的是,题干给出若干定义,通常是三个,同时给出与之相同数量的例证,要求判断例证与定义的对应关系。需要注意的是,在做这类题目时,由于选项中数字信息很多而且很相似,仅仅找到例证和定义的对应关系还不够,一定要仔细辨别选项中的例证和定义的序号,否则很容易产生错误。
例题5:定义:
①人才团:指在一个较小空间和时间段内人才以相同或相似的风格、方法、表达方式及共同的追求方向和目标为纽带结成的人才群体。
②人才链:指有血缘关系或师徒关系的两代或两代以上的人才以技艺、知识为纽带而前后相承的现象。
③潜人才:指已具备从事某种创造性劳动的能力,有可能为社会作出较大贡献,但由于缺乏某种外部条件和机会,还未被发现、还未得到社会承认的人才。
典型例证:
(1)长征途中,红二师四团为抢渡乌江而架设的浮桥数次被激流冲走,是战士和群众发明了“河底坠石稳固桥面”的方法,确保了架桥成功。
(2)三国时代,为了完成统一大业,魏、蜀、吴都十分注意网罗人才,就蜀国而言,名相诸葛亮自不消说,就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也各有千秋。
(3)中国戏曲中的生、旦、净、丑各行当均有自己的流派,如老生行中的马、谭、奚、杨、麒派等;旦行中的四大名旦、四小名旦等。
对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的关系判断正确的是( )。
A.例证(2)(3)分别与定义①②相符
B.例证(1)(3)(2)分别与定义①②③相符
C.例证(1)(2)分别与定义②③相符
D.例证(3)(1)(2)分别与定义①③②相符
例题5【解析】首先判断各个例证与定义的对应关系:例证(1)说的是“战士和群众的发明”是一种劳动创造,为社会做出了较大贡献,但是还没有被发现,属于潜人才,对应定义③;例证(2)中蜀国的大将组成了“人才团”,对应定义①;例证(3)戏曲中的流派是以技艺为纽带前后相承的,属于人才链,对应定义②。
然后根据上面的判断可依次确定各选项正确与否,故答案选A。
事实上这道题例证(1)较不容易进行判断,但我们直接根据例证(2)与定义的对应关系即可排除B、C、D三项,选出答案为A。
(二)多定义判断常用方法:
1.对应法。
多定义判断是江苏省公务员考试的稳定题型。在A、B类试卷中都为必考题型,其难度较大,是考生失分的主要题型。其实,多定义判断只是在单定义判断的基础上增多了定义和典型例证。
在解答多定义判断题目的过程中,除了应用单定义的方法外,还可以选择对应法或排除法。而对应法更是多定义判断题目首先需要考虑的。
对应法,即定义与典型例证的对应关系。在解题时,寻找例证和定义的对应关系是解多定义判断的关键和核心,同时要注意定义间的比较,可帮助理解。
例题6:定义:
①边缘科学:指以两种或多种学科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科学,其特点是运用一门学科或几门学科的概念和方法,研究另一门学科的对象或交叉领域的对象。
②分支科学:指在原本科学的基础上,以原本科学的某一特征、方面、部分为对象而产生的科学学科。
③横向科学:指以相关科学的对象、方法中的共同特征或普遍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典型例证:
(1)法医学以医学对人体生理机制的研究为基础,通过尸体解剖,可以为有关刑事诉讼提供死者死亡原因、死亡时间等科学的、有力的证据。
(2)在中国的官窑制瓷史上,明代成化年间的瓷器素来备受推崇,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当时的朝廷为制瓷业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及费用。
(3)水文科学开始主要研究河流、湖泊、沼泽、冰川和积雪,以后扩展到地下水、大气中的水和海洋中的水,主要有河流水文学、冰川水文学、雪水文学、海洋水文学等。
对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的关系判断正确的是( )。
A.例证(2)(3)分别与定义①③相符
B.例证(1)(2)(3)分别与定义③②①相符
C.例证(1)(2)(3)分别与定义①②③相符
D.例证(1)(3)分别与定义①②相符
例题6【解析】此题答案选D。例证(1)对应定义①,例证(3)对应定义②。故只有D项正确。
2.排除法。
解这类题目时常用排除法。排除法,即将典型例证与定义逐一对应,排除不符合定义范畴的例证。排除法是考生解题时经常会用的方法,在多定义题目中也一样,可以帮助考生快速剔除错误选项,是考生节省时间的利器。解题时可以依据自己较有把握的例证与定义间的对应关系对选项进行逐步排除,以提高解题的速度和正确率。
例题7:定义:
①自恋型人格:指过于重视自我价值而缺乏对自身和他人进行理性和客观认识的一种人格。
②回避型人格:指行为退缩、心理自卑,面对挑战多采取回避态度或无能应付的一种人格。
③强迫型人格:指过于要求严格和完善,具有强烈的自制心理和自控行为的一种人格。
典型例证:
(1)小肖敏感羞涩,害怕参加社交活动,担心自己的言行不当而被人讥笑讽刺,也从来不去做那些冒险的事情。
(2)小吴经常无根据地夸大自己的成就和才干,认为自己应当被视作“特殊人才”,幻想自己拥有比他人更多的智慧、聪明。
(3)小栾过分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举止是否适当,往往用十全十美的高标准要求自己,追求完美,同时又墨守陈规。
对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的关系判断正确的是( )。
A.例证(2)(1)(3)分别与定义③②①相符
B.例证(2)(3)分别与定义③①相符
C.例证(1)(3)分别与定义①②相符
D.例证(1)(2)(3)分别与定义②①③相符
例题7【解析】例证(1)小肖“害怕参加社交活动”体现了行为的退缩,“从不去做那些冒险的事情”体现了“回避态度”,显然属于回避型人格,对应定义②,可排除C项;例证(2)小吴“毫无根据夸大自己的成就和才干”,属于自恋型人格,对应定义①,可排除A项和B项;例证(3)小栾过于追求完美,又墨守成规,属于强迫型人格,对应定义③。故答案选D。
以上全面分析了定义判断题型及解题方法,更多练习题以及行测复习技巧,还请关注江苏公务员考试网(http://www.jsgwy.com.cn/)即将推出的最新版《2013年江苏公务员考试一本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