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义:
①送别诗:指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诗歌。
②田园诗: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
③咏史诗:指以历史题材为咏写对象的诗歌。
典型例证:
(1)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2)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陶渊明《归园田居之二》
(3)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2.定义:
①压力是个体面对具有威胁性刺激情境时,伴有躯体机能以及心理活动改变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
②挫折是指个体在通向目标中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或干扰,使目标不能达到,需要无法满足时,所产生的不愉快情绪反应。
③心理异常是指行为与人格偏离正常的心理状态。
典型例证:
(1)谈话结巴、刻板动作、过度进食、攻击行为。
(2)农民丰收在望,但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涝灾害冲走了庄稼,也冲垮了他的愿望。
(3)一个人常常感到不安、惶恐、压抑、恐惧,但有明显的客观原因。
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3.定义:
①哲理妙语即演讲者要善于透视社会,解析人生,把自己独特的思想感悟,提炼和升华为富有哲理性的精妙语言。
②情感妙语即演讲者运用精妙的语言,把内心真挚而热烈的情感表达出来。
③幽默妙语即在演讲过程中,利用幽默的语言让听众对演讲产生兴趣。
典型例证:
(1)幼稚是会生长,会成熟的,只要不衰老、腐败,就好。(鲁迅)
(2)充满真情实感,充满感情对待你身边所有的人。对你好的人你来不及报答,那就报答其他所有的人。(黄永玉)
(3)我没有什么可以奉献,有的只是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丘吉尔)
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4.定义:
①社会助长:个体因他人的在场而增强了行为的水平。
②社会阻抑:个体因他人的在场而降低了行为的水平。
③从众: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不由自主地遵从群体中多数人的思想和行为的过程。
典型例证:
(1)由于有女友观战,小王今天作战神勇,上演了帽子戏法,并获得了全场最佳。
(2)张灵一直纳闷,明明会做的题,被老师叫到黑板前,自己却怎么也做不出来。
(3)小李力排众议,做了一个后来被证明为正确的决定。
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5.定义:
①再造想象: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②创造想象: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③幻想: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
典型例证:
(1)今天早上醒来,小王头脑中依然闪现着昨天电视中的画面。
(2)为了控诉封建礼教对人们的残害,鲁迅先生形象地刻画了祥林嫂这个人物。
(3)有一位精神分裂症患者总是听到有人在诅咒自己。
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江苏公务员考试网(http://www.jsgwy.com.cn)参考答案解析 题目或解析有误,我要纠错。
1.D【解析】李白《赠汪伦》属于送别诗;陶渊明《归园田居之三》属于田园诗;杜牧《赤壁》属于咏史诗。
2.D【解析】典型例证(1)是压力;(2)是挫折;(3)是心理异常。
3.D【解析】典型例证(1)是哲理妙语;(2)(3)是情感妙语。
4.C【解析】典型例证中的(1)与定义中的“社会助长”,(2)与定义中的“社会阻抑”是一一对应的,关键信息完全相符。
5.B【解析】本题(1)中的画面是再现画面不是再造画面,因为不符合定义中的“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2)是有目的地刻画一个新形象即祥林嫂,完全符合创造想象中的“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3)中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总是听到……”表述不符合“指向未来”的幻想的定义中要求的要件,所以能形成对应关系的只有1个,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