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宝教育旗下公务员考试网站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主页  >> 公告时事  >> 考试公告   
考试公告
公考通网校晨读11.1:十九大报告中四大新机构
http://www.jiangsugwy.org/       2017-11-01      来源:江苏公务员考试网
【字体: 】              

  为方便考生备考2018年江苏公务员考试,本文江苏公务员考试网整理了最新时政热点、高频常识考点以及优秀申论范文解读,用作晨读资料,考生可收藏学习。

 

  注:每日晨读由公考通网校(www.chinaexam.org)供稿。


  >>> 点击下载:公考通网校每日晨读电子版本(11.1)


  第一部分 时政


  十九大报告中四大新机构【考点清单】


  1.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报告第六部分“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报告还强调: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


  2.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报告第九部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中提出: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统一行使监管城乡各类污染排放和行政执法职责。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报告还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3.组建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机构。报告第十个部分“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中提出: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强化统一领导、顶层设计、改革创新和重大项目落实,深化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建设强大稳固的现代边海空防。组建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机构,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


  4.组建国家、省、市、县监察委员会。报告在第十三部分“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中提出: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将试点工作在全国推开,组建国家、省、市、县监察委员会,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合署办公,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制定国家监察法,依法赋予监察委员会职责权限和调查手段,用留置取代“两规”措施。报告还强调: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把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增强监督合力。


  第二部分  常识积累: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与意识


  一、物质和意识


  1.物质


  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是对一切可感知事物的共同本质的抽象。


  物质的唯一特性就是客观实在性。


  2.意识


  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意识是对客观存在近似的,能动的反映,任何意识都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都能从客观实在找到原型。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其形式是主观的──意识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有机统一。


  二、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物质决定意识


  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方法论】


  ①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②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2.意识能动作用原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原理)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以认识之物。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①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方法论】


  ①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②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常见的哲学谚语】


  ①物质决定意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②人能够能动地识世界,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反映: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③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真题回顾】


  (2012吉林)人生在平淡中寻找幸福,在席位中品味幸福,在孤独中守望幸福,在遗忘中怀念幸福。幸福的生活需要哲学的指引,这是因为:


  A.哲学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B.哲学是哲学家对自己实践活动的总结


  C.哲学为人们生活提供有益的指导


  D.真正的哲学就是生活本身


  【解析】C。A项错误,错在说法过于绝对,回顾个人经历,可知生活中很多问题无法通过哲学来解决,更不用说一切问题了;B项错误,就哲学本身的定义而言,哲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理论化的、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家根据自身的实践和观察提出某种哲学学说,但这并不完全等同于哲学;C项正确;D项错误,哲学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正是因为哲学高于生活,能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有益的指导,所以幸福的生活需要有哲学的指引。故正确答案为C。


  (2012江西)哲学的基本问题,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指:


  A.物质与意识谁具有决定性


  B.物质与意识是否具有互换性


  C.物质与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


  D.物质与意识是否具有相似性


  【解析】A。意识和物质、精神与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与意识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故正确答案为A。


  (2011浙江)知觉:感性认识


  A.意识:物质


  B.管制:刑法


  C.运动:发展


  D.灾难:地震


  【解析】B。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题干两词是包容关系,且是包容中的种属关系,“知觉”是一种“感性认识”。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是一组反义词,与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不符;B项与题干逻辑关系相同,“管制”是“刑罚的一种”;C项是并列关系,与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不符;D项是包容中的种属关系,“地震”是一种“灾难”,但是与题干的逻辑顺序相反。故选B。


  (2012河北)实践:认识


  A.矛盾:发展


  B.内因:外因


  C.整体:部分


  D.物质:意识


  【解析】D。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题干两词是对应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选项矛盾是发展的动力,与题干逻辑关系不同;B选项内因和外因是并列关系中的矛盾关系;C选项二者是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D选项物质决定意识,是意识的基础,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故选D。


  马克思主义哲学──联系与发展


  唯物辩证法坚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认为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一、世界的普遍联系


  1.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特点:


  (1)客观性: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客观现象。


  (2)普遍性:事物之间、内部各要素之间。


  (3)多样性:形式是多样的。


  二、世界的永恒发展


  1.发展是揭示事物运动、变化的整体趋势和方向性的范畴,发展是具有前进性质的运动,是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无序向有序的上升运动。


  2.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


  (1)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具有远大前途;代表人民的利益;符


  合历史发展趋势。


  (2)新旧事物区别的根本标志:是否与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常见的哲学谚语】


  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②世界的永恒发展: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光阴四季催人老,日月如梭不再返。


  【真题回顾】


  (2016吉林)习近平主席在谈到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时说:“必须学会运用辩证法,分清层次,认真思考,‘审大小而图之,酌缓急而布之,连上下而通之,衡内外而施之。’”此处用典不包含的哲理是:


  A.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B.以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


  C.尊重客观规律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


  D.遵循社会发展前进行与曲折性的统一


  【解析】D。本题考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具体运用,请注意题目问的是用典不包含的哲理,意为不包含哲学原理。A项包含,用典中的大小、缓急等等均体现出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B项包含,用典中的审大小而图,酌缓急而布等就是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做最重要的事情。C项包含,用典中的图之,布之,通之,施之均可以体现在把握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做。D项不包含,因为题干中的典故没有体现事物的反复或者倒退,没有体现曲折性。故选D。


  (2014吉林)用一杯水就一车着了火的柴禾而无济于事,谓之杯水车薪。如今在一些地方,通过新技术,只需要一瓶矿泉水的水量,就能使一辆汽车洁净如新,不妨称之为“杯水车新”。“杯水车新”说明:


  ①事物之间都存在着满足人民现实需要的客观联系


  ②人们根据自身需要,必然能建立起事物间的新的具体的联系


  ③事物的人为联系是在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④世界并不缺乏联系,缺乏的死善于发现联系的创新意识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解析】D。①错误,“事物之间都存在着满足人们现实需要的客观联系”,表达过于主观;②错误,“人们根据自身需要,必然能建立起事物间的新的具体的联系”,表达不准确,联系不是人们自己主观建立的,需要客观现实条件;③正确,“事物的人为联系是在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下形成的”,说法正确,事物的人为联系是主观与客观的辩证统一,主观的需要加上客观的实践;④正确,“世界并不缺乏联系,缺乏的是善于发现联系的创新意识”,说法正确,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故正确答案为D。


  (2008广西)近年来,某地的洪湖水泛滥越来越严重,对民生危害越来越大。造成洪水泛滥的原因之一是人类活动增多所造成的 地球环境破坏。从哲学上看:


  A.事物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B.改造自然和人类活动存在着矛盾的关系


  C.人类活动必将引起自然灾害的出现


  D.洪水和自然灾害之间存在着本质的联系


  【解析】A。题干所反映的哲学道理是事物之间存在着因果联系,因是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破坏,果是洪水泛滥。故正确答案为A。


  (2012吉林)有人依据玛雅太阳历提出“2012世界末日说”。科学界多年的观测和研究表明:2012年可能大规模爆发太阳耀斑,会影响地球通讯系统,但不会导致地球文明毁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世界末日说”对当代科学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B.“世界末日说”缺乏科学依据,不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C.“世界末日说”与太阳耀斑爆发的内在联系,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


  D.科学界对太阳耀斑的爆发及其后果的预测,反映了联系的客观性


  【解析】D。A项错误,依据玛雅太阳历提出的“世界末日说”本身并不科学,因而不能指导科学研究;B项错误,“世界末日说”尽管不是科学的理论,但仍然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只不过是错误的反映;C项错误,“世界末日说”与太阳耀斑爆发并不存在内在联系,这种说法本身是错误的。故正确答案为D。


  第三部分 申论范文


  美好“止于丰饶处”


  鲁浩


  生活中,类似“追求极致、抵达完美”的文章,时常可见。的确,追寻丰盈、止于至善,可说是不少人的潜在目标和行为准则。但最近看到一句话“止于丰饶处”,意即凡事须有度,当留有余地、适可而止。这种“留余”的理念,值得深思。


  如同作画中的留白,留有余地堪称一种人生智慧。譬如,农民懂得,不留种子,就会绝种绝收;渔夫会问,一网打尽,下一网打什么?现实中,毫不保留地付出努力、追寻尽善尽美的结果,是应有的人生态度。但有的时候,多一分负重往往意味着多一分阻力,如果留存一点灵活空间,反倒会迎来峰回路转。有人说,“真理再向前多走一步就成了谬误”。(提示:名人名言)存续“留余”思维,审慎把握为人处世之度,有助于避免绝对化、片面化、极端化等倾向。(解析:留余意义


  进退之间,脚下留有余地。(分论点1)进与退,需要辩证看待。一些看似光芒四射的进击,很容易变成束缚心灵的枷锁;一些看似孤寂无奈的后退,映照的却是“人生看脚下,世事平常心”的豁达。明朝高景逸有言:“临事让人一步,自有余地;临财放宽一分,自有余味。”(提示:名人名言积累)对个体来说,日常言行中讲一点“留余”,进有度、退有则,就不难实现“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提示:清·金缨《格言联壁》上联讲严于律己,下联讲宽厚待人)最终抵达“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的精神境界。


  得失之间,心上留有余闲。(分论点2)唐代诗人李涉在流放期间,与一僧人闲聊后顿悟,一扫麻木悲苦的心境,书写下“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的名句。看透得失,才有余闲;心有余闲,才能宽广。美学家朱光潜批评现代人“勤有余劳,心无偶闲”,不仅使生活索然寡味,也让内心变得驳杂,受困于名缰利锁。(提示:事例积累)一些人之所以感到心累,正在于心中装得太多、太满,以至于负重过载,甚至忘记了初心、迷失了方向。学会“留余”,及时调适人生节奏,美好时光就能更多地驻足停留。


  取舍之间,身后留有余声。(分论点3)苏轼说,“有所取必有所舍,有所禁必有所宽”。取与舍的辩证法说明,“拥有一切”既不现实也没必要,应该学会有所舍弃。陈廷敬常以“我自长贫甘半饱”自励,留下了“半饱居士”的清名;曾国藩笃信“留一分余地,可回转自如。不留余地,则易失之于刚,错而无救”,成为修身齐家的典范。(提示:事例积累)身后有余褒,历史有回响。取舍之道,又何尝不指引着人间正道。


  时间最公平,在何处播种施肥,就在何处开花结果;时间又不公平,得到之时也意味着失去。其实,“人生最不该有风景占尽的念头”。有人说,“人类面临三大问题,顺序错不得,先要解决人和物之间的问题,接下来要解决人与人之间的问题,最后一定要解决人与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既葆有拼搏奋斗的姿态,也善于以“留余”的视角审视人生,理性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取与舍,我们必定能够拥抱一个更加真实、更为洒脱的自我。


  (小结:作者通过一句话“止于丰饶处”引出本文的论点──“留余”。通过三个论点:1.进退之间,脚下留有余地;2.得失之间,心上留有余闲;3.取舍之间,身后留有余声来论证“留余”如同作画中的留白,留有余地堪称一种人生智慧。作者通过引用名人名言、举例论证等方法告诉我们:理性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取与舍,我们必定能够拥抱一个更加真实、更为洒脱的自我。)



免费学习资源(关注可获取最新开课信息)
互动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