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方便考生备考2018年江苏公务员考试,本文江苏公务员考试网整理了最新时政热点、高频常识考点以及优秀申论范文解读,用作晨读资料,考生可收藏学习。
注:每日晨读由公考通网校(www.chinaexam.org)供稿。
>>> 点击下载:公考通网校每日晨读电子版本(11.3)
第一部分 时政
1.十九大报告中的大国重器──悟空号【考点清单】
(1)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点名了一批大国重器,原话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
(2)悟空是2015年12月17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它具有能量分辨率高、测量能量范围大和本底抑制能力强等优势,将中国的暗物质探测提升至新的水平,是目前世界上观测能段范围最宽、能量分辨率最优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
(3)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2016年12月29日通报,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近两个月内频繁记录到来自超大质量黑洞CTA 102的伽马射线爆发。这是暗物质卫星科研团队自卫星上天后首次发布观测成果。“悟空”观测到的现象表明,黑洞CTA 102正经历新一轮活跃期。
(4)暗物质是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天体物理学家兹威基第一个发现,宇宙中可见物质远远不足以把宇宙连成一片,如果不是存在一种神秘而不可见的物质,星系早就分崩离析。科学家把这种看不见的神秘物质称为“暗物质”。
(5)暗物质和暗能量被科学家们称为“笼罩在21世纪物理学上的两朵乌云”。目前,中国和世界各国已着手筹建或实施多个暗物质探测实验项目,其研究成果可能带来基础科学领域的重大突破。
2.生态保护红线【考点清单】
(1)2012年3月,环境保护部召开研讨会,对生态红线的概念、内涵、划定技术与方法进行了深入研讨和交流。
(2)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需要。只有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按照生态系统完整性原则和主体功能区定位,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理顺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改善和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才能构建结构完整、功能稳定的生态安全格局,从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3)生态保护红线的实质是生态环境安全的底线,目的是建立最为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对生态功能保障、环境质量安全和自然资源利用等方面提出更高的监管要求,从而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
(4)生态保护红线具有系统完整性、强制约束性、协同增效性、动态平衡性、操作可达性等特征。具体来说,生态保护红线可划分为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
(5)2012年底,环境保护部召开生态红线划定试点启动会,确定内蒙古、江西、湖北和广西被列为红线划定试点。
(6)环境质量安全底线是保障人民群众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粮食、维护人类生存的基本环境质量需求的安全线,包括环境质量达标红线、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红线和环境风险管理红线。环境质量达标红线要求各类环境要素达到环境功能区要求。
第二部分 常识积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和认识
一、实践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
实践活动的基本特点是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二、认识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或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
认识的两个阶段──感性认识、理性认识:
(1)感性认识: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肉体感官(眼、耳、鼻、舌、身等)直接接触客观外界,引起许多感觉,在头脑中有了许多印象,而对各种事物的表面有的初步认识。
(2)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重要阶段,以事物的本质规律为认识对象,是对事物的内在联系的认识,具有抽象性、间接性、普遍性。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为理性认识;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三、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1.实践决定认识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3)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4)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2.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
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则把人引向歧途。
【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避免教条主义(教条主义亦称“本本主义”,是主观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特点是把书本、理论当教条,思想僵化,一切从定义、公式出发,不从实际出发,反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否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常见的哲学谚语】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百闻不如一见;要知山中事,须问打柴人;近水知鱼性,近山知鸟音;熟能生巧,巧能生精;久病成良医。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是骡子是马,牵出来溜溜;真金不怕火来炼;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事实胜于雄辩。
③正确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趁水和泥,趁热打铁;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④一切从实际出发:出门问路,入乡随俗;尽信书不如无书;不怕乱如麻,只怕不调查;识时务者为俊杰。
【真题回顾】
(2012浙江)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一旦形成,就会反作用于实践,指导实践的全过程。这是因为:
①时间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②时间目标的确立,需要认识的指导
③对实践手段、方法、道路、步骤的取舍,需要认识的指导
④对实践结果的评价,需要认识的指导
⑤认识在不断发展过程中,需要实践提供动力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解析】B。本题可以用排除法得到答案。第⑤“认识在不断发展过程中,需要实践提供动力”表达的是实践对认识的作用,而没有体现出认识对实践的指导。A、C、D选项中皆有⑤,予以排除,只有B是正确答案。故正确答案为B。
相关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活动及其成果具有相对独立性,遵循其特有的活动方式和发展规律,它已经形成,便能反作用于实践,这种指导左右表现在许多方面:认识可以使主体了解,把我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左右的规律性,指导主体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去从事改造世界的活动;认识可以使主体在实践活动前,既确定符合自身需要,又符合客观实际的目标、方案、步骤和措施,对实践活动作出预测和规划;认识可以指导主体将局部经验上升为理论;认识还可以使主体实现对自身的认识,并自觉调整自己的活动,以适应改造客观的需要。所以,我们认为,理论是对实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它可以而且应该走在时间的前头,指导实践活动的进程;其次,科学理论能遇见未来,端着实践的方向。
(2013吉林)传说大禹治水时,左手执“准绳”,右手拿“规矩”;“望山川之形,定高下之势”,“此数所由生也”。这个传说说明:
A.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发生的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C.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D.认识的最终目的在于实践
【解析】A。A项正确:此题考查对认识论的理解。大禹通过不断地观察山川河流走势,用“准绳”和“规矩”不断实践测量,最终发现勾股定理(“此数”指勾股定理)。体现出通过实践的不断变化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和规律,说明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发生的。故选A。
(2010湖北)实践高于理论的原因是因为实践有:
A.普遍有用性
B.主观能动性
C.直接现实性
D.客观现实性
【解析】C。实践的直接现实性是指实践不是仅仅停留在意识范围内的精神的观念的活动,而是通过人与客观世界的实际的相互作用而引起客观世界的变化的活动,是人与世界之间的实实在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过程。直接现实性是实践所特有的品格。实践,是直接改造客观世界的活生生的物质活动,它能给人们直接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成果。而理论只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反映在头脑里的观念形态的东西,它不能直接引起客观现实的变化。理论、思想是主观的东西,要使主观的东西变成客观的东西,首先必须通过人们的实践,所以说,实践高于理论是因为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故正确答案为C。
相关知识点:主观能动性又称自觉能动性、意识的能动性,是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有意识的活动能力。马克思哲学观点认为,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人区别于动物的特点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能够有意识地自觉地想问题、办事情。
(2012深圳)“实际上,理论之所以区别于实践,就在于它从实践中提炼出某一原核性范畴后,就可以用人们业已形成的思维手段和业已通过验证的思维规则对这个原核性范围进行理论加工,从而产生区别于客观存在的第二存在。”这句话强调的重点是:
A.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B.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C.理论与实践的区别
D.理论与实践的提炼
【解析】C。通读文段,首句“实际上,理论之所以区别于实践”为总括句,以下内容都是对首句的进一步阐释。故可知这句话强调的重点为“理论与实践的区别”。“关系”、“联系”二词过于宽泛,不能明确表达文段重点,排除A项、B项;D项所述并非文段重点,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2012北京)从古代的“把酒问青天”、“嫦娥奔月”,到今天的“神舟”号系列对太空的探索,再到“天宫一号”的发射,我们对太空的了解越来越深入,这说明:
①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②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是一帆风顺的
③实践锻炼并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④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是实践的目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随着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认识也会不断加深,认识反过来进一步指导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也是认识的最终目的。所以“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实践锻炼并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的说法是正确的;“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是实践的目的”的说法错误,应为“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受技术手段制约,也经历了曲折的过程,所以“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是一帆风顺的”说法不正确。故正确答案为B。
(2015北京多选)十多年前,科学家发现人类的几十种疾病的致病原因是基因突变。现在已经把三千种左右的疾病的病因与基因突变挂上钩,但尚未完全搞清基因突变与疾病病因的关系。这是因为:
A.认识总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B.人们不可能完全掌握认识对象的本质
C.客观世界总在不断地变化中
D.认识对象的本质的暴露与展现有一个过程
【解析】ACD。A项正确,人类的认识能力和科技水平在不断发展进步,因此可以和基因突变挂钩的疾病越来越多,但是又由于认识的水平和客观条件的限制,还没完全搞清楚病因和突变之间的关系。B项错误,只存在尚未被认识的事物,不存在不可能被认识的事物。C项正确,事物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正是由于变法的复杂性,才导致不能完全搞清楚二者的关系。D项正确,认识对象的本质的暴露与展现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有一个过程的。故正确答案为ACD。
(2013深圳)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是:
A.联系的观点
B.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C.对立统一规律
D.唯物主义历史观
【解析】B。A项错误,联系的观点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B项正确,党的思想路线又称作“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中国共产党的确立,是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哲学基础的,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C项错误,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矛盾是辩证法的核心概念;D项错误,唯物主义历史观解决的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A、C、D项均不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故正确答案为B。
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划分标准: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的看法。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决定性因素,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构成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总体反映。
2.唯心史观
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把社会历史看成精神发展史,根本否定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根本否定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3.唯物史观
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认为社会历史发展也有其客观规律;既承认英雄对历史的推进作用,又强调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知识拓展】
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神学史观、英雄史观、人道主义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时势造英雄、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真题回顾】
(2013吉林)语言是一种味道,人们依靠它传情达意;语言更是一面镜子,人们从中可以看到时代的身影,社会的不同阶段人们的问候语也会随之改变。这表面:
A.社会意识是变化发展的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D.社会意识不具有相对独立性
【解析】A。A项正确:社会意识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它是社会存在在社会精神领域中的反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性质和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和变化。题干中,语言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人们的问候语随着社会阶段的变化而变化,说明社会意识是变化发展的。B项错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指不同性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着不同性质的作用。题干中没有体现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所起的作用,排除。C项错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本身表述错误,根据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应该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项错误:“社会意识不具有相对独立性”本身表述错误,根据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社会存在的变化最终会引起社会意识的相应变化,但是社会意识的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并非一定同步进行。故正确答案为A。
(2016江苏)鲁迅先生说,贾府里的焦大是不会爱上林妹妹的。这句话蕴含的哲学意义是: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C.社会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解析】A。A项正确:鲁迅先生的这句话反映了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审美观、世界观和爱情观。在《红楼梦》中,焦大是贾府里的一个老家奴,是处于当时社会最底层的劳动人民,林妹妹则是贾母的嫡亲外孙女,两人的社会阶级悬殊。以焦大的经济能力和社会地位,他无法领会林妹妹的精神世界,两人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是截然不同的。焦大的社会存在决定了他特有的价值观,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项错误:焦大不会爱上林妹妹,不仅跟经济基础有关,还跟他的社会阶级地位有关。他处于社会底层,经济能力必然薄弱。C、D项错误:社会意识具有能动性是指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或反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发展起阻碍作用,与题干无关。故正确答案为A。
(2011深圳)划分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是: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问题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的关系问题
【解析】C。B、D三项均不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A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B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D项,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的关系问题体现的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C项正确,历史观是人们在认识社会历史现象、解决社会问题时所采取的根本观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故选C。
(2012吉林)拥有私家车的人越来越多,我国正在迈向汽车社会,汽车水的来临呼唤“汽车道德”的出现体现了: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社会意识具有反作用
C.世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解析】A。本题汽车社会的表现是“私家车的人越来越多”,这是一种客观现象(社会存在),而汽车道德属于主观范畴(社会意识)。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性质和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和变化。这也就是本题所说的汽车社会需要汽车道德。故正确答案为A。
(2014吉林)王安石《元旦》:“爆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争插新桃换旧符。”该诗隐含的哲理是:
A.人类社会历史具有规律性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D.新事物总要取代旧事物
【解析】D。A、B、C项错误;D项正确,“千门万户瞳瞳日,争插新桃换旧符”的意思是:元日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为了吉祥如意,人们总是用新桃符换下旧桃符。该诗揭示了新事物终究要代替旧事物的客观规律。故正确答案为D。
(2014吉林)“面子”一词有着浓厚的东方文化色彩,囊括了人的地位、财富、尊严、人格等内涵,是人们进行社交活动的外观表征,代表着他人、社会对自身的综合评价。尽管时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人们重“面子”的观念依旧存在。这说明: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物质是运动的,同时又是相对静止的
C.意识是物质的主观映像
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解析】D。D项正确,“尽管时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人们重‘面子’的观念依旧存在。”这句话是解题的突破口。“面子”的观念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存在,它虽然是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社会存在的变化并不是完全同步的。题中所述时代变化,而人们的“面子”观念依旧存在的现象出现,正是因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发展的不平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特点。故正确答案为D。
二、社会的政治结构
1.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
2.国家
国家是一个历史范畴,也是一个阶级范畴,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的实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通常把国家的性质称为国体,具体的说,就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所处的地位。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着国家的性质。
政体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相同国体的国家可以采取不同形式的政体。
【知识拓展】
(1)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两个部分。
政治上层建筑,例如: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政府机构、党团、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制度和设施等。
思想上层建筑,例如: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哲学思想、宗教思想、文艺思想等意识形态诸种形式。
(2)国体和政体:
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着国家的性质:由于国体不同,先后出现过奴隶主阶级专政等不同类型的国家。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是新型国家,它是从有阶级社会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相同国体的国家可以采取不同形式的政体:如资产阶级国家有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内阁制和总统制)等不同政体。──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为国体服务。
【真题回顾】
(2015吉林)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让群众满意是我们党做好一切工作的价值取向和根本标准,群众意见是一把最好的尺子。”这一党建理念所依据的哲理是:
A.人民群众是实践主体、生产力主体、历史创造者
B.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社会发展的基本性质和总趋势
C.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需要社会发展基本规律
D.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力量的合力作用的结果
【解析】A。题干中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之所以坚持群众路线,依据的是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史观,即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生产力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故正确答案为A。
(2008湖北)邓小平同志曾深刻指出:“我们评价一个顾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看三条:第一是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第二是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是看生产力是否得到持续发展。”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
A.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
B.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产物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D.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辩证关系
【解析】D。吴邦国同志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努力把人大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一文中指出,邓小平的这番话深刻揭示了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辩证关系。故选D。
三、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
1.人的本质
(1)从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层次上说,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劳动。
(2)从人与人相区别的层次上说,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关系。
2.人的价值
(1)个人的社会价值,即个人对社会需要的满足;
(2)个人的自我价值,即个人通过自己的活动来满足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在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上,人的价值既包括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又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3)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辩证关系原理──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和源泉,处于首要地位,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前提和条件。
【知识拓展】
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一方面人通过自己的活动,付出了心血和劳动,满足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社会价值);同时自己也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
价值的承认,从而实现了对自我的满足(自我价值)。
【真题回顾】
(2011北京)“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句话说明:
A.自然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B.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是人的本质属性
C.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D.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不是人的本质属性
【解析】C。这句话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提出的。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所谓自然属性是指人的肉体存在及其特性;所谓社会属性是指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自然属性是人存在的基础, 但人之所以为人, 不在于人的自然性, 而在于人的社会性。因此从“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观点出发, 必然得出结论: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故正确答案为C。
(2008福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就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看,人的价值在于:
A.实现马斯洛理论中第五层次的需求
B.个人对社会的尊重与满足
C.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与满足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
D.社会对个人的责任与贡献以及个人对社会的尊重与满足
【解析】C。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来看,人的价值在于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与满足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故正确答案为C。
第三部分 申论范文
卸下虚名的包袱
李锦涛
东汉有位名叫法真的大儒,知识渊博,可称大才。他生于官宦之家,却天生淡泊名利;曾被汉顺帝四次征召出仕,均坚辞不受。他的朋友郭正评价他:“逃名而名我随,避名而名我追,可谓百世之师者矣!”(提示:事例积累)
这就涉及一个对“名”的态度问题。古人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人之为人,收获好评价、留下好名声,是自然而然的内心追求。但追求怎样的名声,怎样对待名声,却有境界高下之别。《道德经》提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从哲学上启示人对“名”和“常名”的不同境界有所认识。纵观历史,无论帝王将相还是布衣百姓,没有人因虚名而流芳千古。但凡能被世人所铭记者,无不是心中有抱负、脚下有征途,靠实绩而赢得口碑。一个人如果执迷于那些如浮云一般的虚名,很容易一叶障目,落得个名不副实的结局。(提示:一叶障目:一片叶子挡在眼前会让人看不到外面的广阔世界。比喻被局部或暂时的现象所迷惑)
然而,汲汲于名声的人依然并不鲜见。现实中,总有一些领导干部“光说不干假把式”,实际工作原地踏步,口号却喊得震天响;总有人沉溺于追名逐利,醉心于沽名钓誉,迷信“干得好不如说得好”。更有甚者,表面上不犯错、不作为,但就是不放弃出名的任何机会,习惯以作秀粉饰平庸。凡此种种,都映照着不端正的干事态度,长此以往,只会失去人心、招致不满。进而言之,一个人如果名声与成就不匹配,一旦离开相应的位置,所谓的“名”很快就会烟消云散、被人遗忘。(提示:领导干部在名利方面的问题现状及影响)
为官一任,不是不需要声誉,关键在于如何留住清名与美德。当共产党的“官”,既不是谋私利也不是享清福,而应想方设法造福于民。立下清正廉洁、一心为民的鸿鹄志,崇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德行,讲奉献、讲作为、讲实干,才能行之久远。(提示:对策)
司马迁在《史记·李将军列传》中称赞飞将军李广“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提示:原意是桃树和李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便走成了一条小路。比喻为人品德高尚,诚实、正直,用不着自我宣言,就自然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敬仰)为官从政,情理也是相同的。焦裕禄、谷文昌、孔繁森、杨善洲、沈浩……那些被群众铭记于心、时常怀念的好干部,他们的好名声哪个不是默默靠实干累积的?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完全不必想方设法突显自己的功绩、苦心孤诣夸耀自己的不凡,只要真心为百姓谋福、为苍生立命,自然会被人们记惦。(提示:事例积累、举例论证)
“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提示:习近平《之江新语·不兴伪事兴务实》。典出:汉·荀悦《申鉴·俗嫌》。原文:在上者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言必有用,术必有典,名必有实,事必有功。释义:不听不真实的话,不相信不切实际的方法,不谋取浮华的名声,不做虚伪的事)卸下虚名的包袱,甩开膀子、脚踏实地,把有限的精力放在干事创业中去,我们一定会在时间深处留下自己的足迹,在群众心里留下温暖的记忆。
(小结:作者开篇通过法真这一事例引出本文的主题。通过列举当下领导干部关于名利的现状及造成的影响,提出做一名好官需要淡泊名利,讲求事实。通过举例论证,引用名人名言等手法,论证了不为名利所累的好干部赢得百姓信任和后人纪念。告诉我们只有卸下虚名的包袱,甩开膀子、脚踏实地,把有限的精力放在干事创业中去,我们一定会在时间深处留下自己的足迹,在群众心里留下温暖的记忆。)